“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br/>
“吟得好詩,聲情并茂,兄臺好雅興!”李來亨不由得稱贊道。回過頭來,但見一位風流俊雅唇紅齒白風度翩翩的公子哥站在身后不遠處,衣袂飄飄,神情典雅高貴,卓爾不群。身后三五步,兩員家將分立兩旁。
那人臉色微微一紅,笑道:“抱歉,聽得兄臺吟詩,此情此景特別貼切,不由得低聲隨吟。到后來情不自禁,竟然出聲吟詠,唐突了!敢問兄臺,意欲何往?”說著,深施一禮。
李來亨回了一禮,道:“在下擬往荊州一行。不知兄臺由何至此?”
那人笑道:“小生由巫山縣順大江來荊州,因坐船觸礁,包了半截客船。碰見即是有緣,不如隨我船艙里面一敘如何?”
李來亨微微搖頭婉拒:“兄臺包船,必有家人同行,不去打擾為好?!?br/>
那人笑道:“只有家慈隨行,又有帷幔間隔。兄臺不必見外,請?!?br/>
李來亨不好再推辭,便笑道:“如此打擾了。請。”
那中艙甚為寬大,內里又用帷幔隔開,一個小方桌上早已備下了香茶與幾盤精美糕點。那人請李來亨在藤椅上落座,道:“敢問兄臺尊姓大名,貴庚幾何?也好彼此稱呼?!?br/>
“在下黎來,癡長一十八歲。敢問兄臺姓名貴庚?”
那公子笑道:“小可唐笑,一十七歲,如此黎兄就是兄長了。不知黎兄前去荊州有何貴干?”
“無他,去走動拜訪一家多年不見的至好親朋。賢弟何來?”
“家嚴在此,分別經年,特來探望。兄臺請用茶點。兄臺方才于大江之上吟詠蘇軾詩詞,江風獵獵,衣袂飄飄,端的是風流儒雅一表人才?!?br/>
“賢弟謬贊了,愚兄這些年熱衷練武,把文字功夫丟到了一旁。今天搭乘快船而下,頗有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意境,不由得想起了豪放派詩人蘇軾的大江東去,不覺吟出聲來,倒叫賢弟恥笑了?!?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