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招工告示貼了三天,絡繹不絕的應招者卻持續了一個月,不管是否在縣衙被招上了,都跟著往縣主的城涌。不為別的,只為去看一眼那人號稱“教無類”的大學堂,究竟會建成何等模樣。
安西縣主來者不拒,除非你連搬東西都不會。荒荒大漠,人滿為患,熱火朝天中,恢弘的學堂落成,果然是大學堂,二層小樓圍成了一個新城,貫連歸宗、珠玉、蒼海三城,如又一道城墻。
樓臺飛檐,窗明幾凈,遠可觀黃沙連片,近可看三城巍峨,東眺旭日紫彤彤,西觀夕陽紅艷艷,就問世間何處有此景?修者感嘆,這莫不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卻原來自家兒郎有此等造化,真是蒼天憫人呀,不,是安西縣主憫人,福星降北疆。
又升起自豪感高三丈,這可是他們親自參與建成的學堂,就問你羨慕不羨慕。
趁著自發的建工們還未離開,安西縣主資源再利用,招生簡章先在這里搞一波。
“北疆境內,凡六至十八前適齡孩子,英雄不問出身,不論富貴貧賤,只要有向學之心,只要你不屈于命運,皆可來此入學。學堂分小、中、初及科舉四部,另設女紅、廚藝、紡織、琴棋書畫等若干才藝專課,入學者以一年為期,一年后由考試成績及個人意向分班。各部學制三年,若無特殊原因,不得退學,若無故退學,學堂概不重收……學堂上五休二,寒暑收割時節各放假半旬。”
人數太多,分成多組,有專人照本宣科,讀于眾人聽。
“大人,大人,束修束修。”能入這學堂就是祖宗給力,待遇不用說,分層分科也不用說,反正他們有聽沒有懂的,他們最關注的是束修問題。
“大家莫急,耐心聽下去……縣主體諒北疆苦寒,束修定一年二兩銀子,管住包吃。”幾位轉達者聲音都有點嘶啞了,太輕了怕后面的人聽不清,只得放開了吼,雖然他們手中都握著一個縣主分的“喇叭”,但誰知道效果如何呢?
“什么,一年二管住包吃?縣主會不會虧錢呀?”別欺他們窮,窮限制不了他們耳聽八方,哪個私塾的束修不是五兩起步的,住宿還得另算,且環境更是無法與此相提并論,四舍五入的亂算一通,最起碼都得十兩起步。結果縣主只收二兩?
“大人,是不是后面的十忘讀了?”一個問,三個隨,十個八個高聲喊,這樣他們感覺不踏實呀。
讀招生簡章的人也怕自己讀錯了,連忙低頭仔細看,噢,沒錯,上面的確是寫著二兩,那會不會是寫的人把十忘掉了?于是統一意見,連忙向上頭反應:“寫簡章的哥哥們,你們掉了一個‘十’。”
全盤復核,再向縣主反應,得回復:沒錯,就是一學年二兩銀。
龍卷風襲黃沙,眼淚嘩嘩迷人眼,雙膝屈落黃金鋪,呼天捶地,蒼天啊,為啥他們當初沒有如此貴人拉一把?又磕頭謝上蒼厚土,兒女三生有幸得遇賢人。
如此厚待學子的“教無類”大學堂,割肉賣血都要把兒女們拱進來。
戀戀不舍望一眼,步履匆匆往家趕,趕緊回去把兒女們圈過來,晚了怕名額落空,悔之不及。吵吵嚷嚷蜂窩團,頃刻間四散無影,看得本土人員目瞪口呆。
守著一筐筐銀錢,準備等讀完招工簡章發工錢的財務人員無措慌張,工錢沒人領,怎么辦?他們能中飽私囊嗎?呵呵,說笑呢,縣主治下,誰敢污,好日子不想過了呀?乖乖守著吧,一守一個月,嗚嗚,臉都被北疆的風給吹皺了,所以,你們跑那么快干什么?后面有狼追呀?不是?噢,原來怕名額被搶呀?好吧,心情可以理解,趕緊來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