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陣之中,熟悉的人馬劇烈碰撞之聲再度響起。這是一種人馬重重相撞骨肉摧折之聲,金屬碰撞之聲,破甲裂肉之聲糅合在一起的可怖聲響。
接著就是甲士慘叫之聲,戰馬嘶鳴之聲,更加上頓時就濃重起來的血腥氣息!
都如虎一馬當先,撞入女真甲士隊列側翼,手中馬槊展動,或刺或砸,轉眼間就將兩名女真甲士挑落馬下,接著就是左手拔劍平平一帶,一名從身邊掠過的女真甲士未曾圍著頸當,頓時頸側大動脈被割斷,鮮血飚射而出,灑了都如虎一頭一臉!
在都如虎身后,百余名甲士跟著撞陣而入。女真人陣列長而單薄,頓時就是一陣人仰馬翻,上百把長大兵刃縱橫決蕩,慘叫之聲不絕,被他們撞入的這一點,一下就被沖得人仰馬翻,將整個陣列沖成了兩截!
女真甲士的戰力,這個時候也完全顯現出來,雖然中央被沖斷,數十名甲士如被狂風卷過一般倒下一片,戰馬炸韁狂奔。但是前后兩截的女真甲士都在拼命卷動過來,就要將都如虎他們合圍在內,更不用說從土丘方向,更有數百女真甲士再不顧惜半點馬力,正以最快速度來加入戰場!
都如虎右槊左劍,用雙腿控馬,悶著頭不則聲的只是廝殺。血雨飛濺間突然眼前就是`長`風```cfx`一空,女真陣列轉眼間就被殺透。鐵面之下,都如虎頭也不回的厲吼一聲:“向南轉!”
右鐙一踩,不用韁繩戰馬就已然轉向樓煩城池方向,身后甲士紛紛跟著他殺透陣列。都聽到都如虎號令。紛紛轉向。就直撲正掉頭殺回來的女真甲士。
雖然是做決死沖擊,可都如虎也不是傻乎乎的送死。沖開陣列,就向南轉,一邊將搶城的女真甲士牽制得更緊,同時向南一步就離樓煩城池更近一步。都如虎自家已經不做生還的打算了,可是麾下兒郎,說不得就能多幾個能回返城下。
南面女真甲士,回轉了大半。在都如虎沖斷中央陣列之際,已然在高速回轉的過程中將隊形拉開。排除了一個寬正面的標準騎戰對沖陣型!
哪怕同樣是疲憊之師,哪怕被都如虎這等精銳騎士打了個措手不及,可女真甲士的戰力表現,不管是哪一位女真軍將手下,都是一如既往的這個時代的高水準!
回旋女真甲士,也有一兩百騎規模,散開回沖之際,已經紛紛先掣出騎弓,迎面就是一輪箭雨撲來。
所謂騎射。被后世煌煌大清吹得很兇。可是真正論起殺傷力,不過就是如此。騎弓多不過六斗。就是有些天賦異稟之士,馬上能開一石就了不得了。而且沒有一個穩定的射擊依托,準頭也有限得很。金明池御前演武到時候有馳射的表演,可都是選得穩健走馬,速度放慢到完全在戰陣上無用的地步,班直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射士才能表現出馬上射柳的水平。真在戰陣中,誰拿這個表演當回事?
游牧民族的騎射,最多起的作用就是騷擾而已。但凡要破陣,或者下馬步射與漢家弓弩手換人命,或者就是披重甲撞陣,再無其他辦法!
(多說一句,騎射殺傷力不強,但是如果另一方騎兵很弱,或者有騎兵但是太笨重機動性不強。給這樣持續的騷擾,也是一件夠嗆的事情。或者硬著頭皮解散陣列沖殺出去如歐洲重騎對蒙古。或者就在連續多少天的持續騷擾打擊下崩潰如克拉蘇的羅馬軍團,如三峰山金國十五萬大軍一下崩潰,還是那句話,不管騎射的殺傷力究竟如何,在中世紀的軍事水準上,擁有強大高機動性騎兵集團,臨陣而戰,戰術上的選擇權實在太大了。這選擇權,就是戰術優勢。在這里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兩支披重甲的騎兵集團對沖之際,騎射實在是沒屁用奧斯卡按)
六斗騎弓射出一排箭雨迎面撲來,自都如虎以降,這百余騎甲士都是騎戰老手,全都舉起綁在左臂的小型騎戰圓盾,一邊遮擋在馬首之前,一邊伏低身形。沒一個稍有慌亂,只是用力點鐙,盡可能的在短時間內將馬速再提高一些。
箭雨灑落,多數不知道落在什么地方,不多射中目標的,或者撞在騎盾上,淺淺沒入。或者落在頭盔甲胄上濺出幾點火星飛散出去。都如虎這百余騎,雖然不是具裝甲騎,可戰馬都披上了毛氈。就是有羽箭穿透毛氈,也不過淺淺入肉,反倒激起戰馬兇性,長嘶著奮蹄加速!只有零星幾騎,胯下坐騎突然嘶鳴一聲,帶著馬背上騎士滾落塵埃。但是這點損折,對于這兩支騎軍對沖,影響微乎其微,而且女真甲士也再沒了發第二輪箭的時間!
都如虎握緊手中馬槊,保持著最適合發力的姿態。心里面只是冷笑。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