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說!如無論古今,世人皆畢生追求之甚所謂何?好似有一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追‘名’逐‘利’,可謂恒常之‘思心’,任千古多少‘肉心’前赴后繼,日夜思索,孜孜不倦。”
向重覺得舉這個例子很恰當,而李聃也是先點頭,后再追補問“如向公子所講,‘恒常思心’皆為定數?然,你我皆有天問一軸,則此之‘思心’豈可為無常解之未知數?”
“此亦為可名為定性‘求知欲’、‘好奇’,所述動作為常態,然動作指向之類別為‘未知’之無窮盡別”。
向重還是把這種“思心”找到了一個最佳解釋“好奇心”。
就在向重與李聃旁若無人一般地“電石火光”來回摩擦之間,“小尾巴”們被這些“變啊,不變啊”之類的問答給徹底聽迷糊了,他們都屏息靜聲,不敢多插一句話。
不知不覺,晨光已然變盛,陽光更多地傾灑了進來,“閱心齋”里的清冷被驅趕到了一邊,而在座各位小朋友們,也在這“頭腦風暴”里,聊得越來越興起,一片熱鬧。
“似這等絕好陽光,吾等皆為年少,卻窩于區區一幾書齋,再多心念膨發,無順天地美意,固圉于弱齡仄境,豈不可惜!吾建議,不如吾等去到湖邊續論,果邊敞闊自在,更利發揮,如何?”
聊到興奮處,坐不住的“小尾巴”就琢磨著換個場子玩,這里面坐太久,腿都給坐麻了,她發現跟著太陽的光影走,就肯定錯不了,就偷偷去給姬圉哥哥耳語攛掇著,讓哥哥來提建議。早上才圍湖跑過的姬圉自然就提議換去那里了。
“也好也好!不如,就聽圉兄的,大家同去湖邊走走,老府雖然寒陋,幸臨一湖,景色天然,尚可一看。”
李聃率先起身,帶著一班小朋友,一路來到湖邊,一邊走,一邊接著討論著剛才的話題。
“如若‘移情易景’,吾等自齋內,持探究之心境,似遇思海之罩霧,不破難明;現移步至湖邊,目視之境,開闊深遠,自當更利于透析思海之迷霧,何其暢快!敢問向公子,湖邊之朗闊,與心思之開遠相比,孰勝?”
面對李聃拋來的問題,向重覺得如果按照“比海大的是天,比天大的是人心”的思路來答,顯得太輕視提問者的智慧了,就稍做停頓,想了一下,抬起臉,笑呵呵地回答道“湖之朗闊,有形可量;心思之遠,無形可納;以無形較有形,勝之無意,恰如桂花清香、菜油亦香,此兩香相較,賓者更香?”
“妙哉!”李聃覺得這個以問答問,相當精準。
說話間,一行六人已經走到了湖邊。
和夜晚相比,湖景之美此時盡顯輕風微拂,波光粼粼,水面清澈到能看到水中正在潛游的黑背大肥草魚,像是傾巢出洞了一般,大大小小,胖瘦不一,像這水邊的六位小朋友一般,身高、年齡不一,卻是一個很和諧的團隊。
面對著這片曾差點要了自己此世一條小命的湖水,向重并沒有絲毫膽怯,似乎昨晚被水淹的,是別人家的孩子似的。
看到這么多條魚,“小尾巴”最是興奮,可惜她沒有帶任何食品出來,沒東西做魚食,就跑到向重跟前,問他要山核桃。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