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重的眼中,這個季孫如意,十幾歲數的樣子,模樣長得算得上周正,胖臉蛋兒還沒有完全脫了嬰兒肥。穿著打扮十分講究,舉手投足、闊步前行之間,衣袂飄飄,盡顯少年得意姿態,似乎能透出幾許傳聞中那種“囂張跋扈”的氣勢來。
從后來在歡迎宴會上的表現來看,這位如意小公子,是非常喜歡看舞蹈表演的,看到由32人組成的群舞上場的時候,竟然會控制不住自己,跑進了正在舞蹈進行中的舞者隊列里,一排一排的挨個兒數著人數。
最后,他還扯下最中間那位領舞手中的長飄帶,也學著她們的樣子擺弄舞動,搞到這群舞者的隊形、舞姿一度被攪得混亂不堪,直到被一個年輕人沖進舞蹈隊伍中來,把小公子季孫如意給硬拉回自己的座席,這才又恢復正常,得以讓歡迎舞蹈的儀式繼續。
被帶回座位的如意,不滿意地甩開了拉他袖子的手,還沖著拉自己出來的年輕人翻了一個大白眼,一百萬個不“如意”的樣子。
這位年輕人叫南蒯,是南遺之子,而南遺是季孫氏費邑之宰,又是季孫宿深為信任的家臣,不但頗為能干,還能經常為季孫宿出謀劃策。季孫宿叫南蒯作自己孫子的陪讀,每每出行,也定會一并帶上這老少兩位。
“要是如意在外有什么不妥之處,你盡可去代師管教他。”
這是季孫宿給到南蒯的一個特權,就是為了有人能在適當的時候,管得住這個經常會發瘋,不服管教、不顧禮儀的孫子。
恰巧這位南蒯又是一個“認死理”,特較真的耿直男孩子,所以每每執行起季孫家家規來的時候,都是絲毫不打折扣,絕對按章執行,這也導致他和這位如意小公子,關系一直很糟糕。
“就你手快!臭蒯蒯!”
季孫如意經常拿他名字的戲弄他,“快”字三聲,就是“蒯”的發音了,再加上當時人們用來編坐席的材料,也經常會用到蒯草的莖,為了泄憤,如意就經常故意把坐席中的蒯草莖抽出來,還用腳去踩,每每搞到一片狼藉,讓他去反復收拾、善后。
南蒯雖然也很生氣,但身為家仆之子,也沒有辦法,只好一次次不厭其煩、勤勤懇懇地給公子如意收拾“爛攤子”。
被來客給擾了氣氛,本來挺令主人尷尬的,好在季孫如意也還是一個小孩子,不知不為過,人們總是容易原諒“未成年人”的,向大夫看到季孫宿面有愧色,也是毫不介懷,只是寵愛地擺了擺手,說了一句:“如意尚年幼,好奇心重,貪玩矣哉,切勿放在心上,不妨事,不妨事!”
“阿爺,吾啱啱仔細驗過,共有三十二人舞,每行四人,一共八行,其實呢,吾有計過,喱間屋咁大,其實仲可以站下更多人,何不加多一倍,每行站多四人,豈不更宏大、美麗?”被中途拉下“舞臺中心”的攪局者,并不覺得自己有什么錯,還在數字上,和季孫宿討論起來。
“快收聲!要俾旁人聽到,傳上去,你有此等大膽想法,吾等全家都會被治罪!小子切勿再妄言。”
季孫宿神情突然間變得十分嚴肅了,趕緊阻止住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孫子再滿口亂講,他倒是隨心如意了,卻會讓季孫家有可能蒙受滅門之禍。
要知道在那個等級森嚴的時代,正式場合中的跳舞人數,可不是你想上幾人就上幾人的,每一個等級允許跳的集體舞人數,可是有嚴格的限制的:只有天子,才有資格上八八六十四人的“大型舞蹈隊”;而卿大夫,只有四八三十二的“中型舞蹈隊”的配置。
“傳上去又如何?多幾十人而矣,有何不妥?”季孫如意并不買賬,也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正在圖口舌之快地,要把季孫家往“叛逆不道”的大罪上推。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