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燕倒是預(yù)料到淮東軍會在敵前搭設(shè)棧橋助兵馬搶渡鳳河,但是鳳河從西南往東流淌,沿岸有七十余里,又皆是平原地區(qū),適合搭設(shè)棧橋的地點沒有一百處也有八十處
隨中路兵馬西馬西進的舟橋旅,編有匠師及其他輜輔兵共四千余人,隨前部兵馬迅分散開,沿鳳河?xùn)|岸選擇二十余處筑橋點進行準(zhǔn)備
在鳳河?xùn)|岸,陳漬所部居中,第一、第二旅李白刀、梁壽推進到沿河地區(qū),第三、第四、第五旅在稍后位置備防;在登海鎮(zhèn)師所轄?wèi)?zhàn)區(qū)的兩側(cè),韓采芝、胡喬冠所部各有一個旅進抵沿河地區(qū),隨時能參與第一批的渡河
二十余處筑橋點就是分散于四個旅的前進陣地上,叫西岸的北燕兵馬即使看到淮東軍有造橋搶渡的意圖,也沒有辦法進行針對性的預(yù)防
數(shù)千輛載重馬車以及近兩萬匹輜重騾馬,來往于津海與鳳河?xùn)|岸,川流不息的將大量的物資運上前方戰(zhàn)線
截止十六日,在四個先發(fā)旅的前進陣地上,八個火炮陣地以及數(shù)目多的近河弩臺,也都迅的構(gòu)建完成,二十四斤級以上的重型火炮共四十門,給最先推上陣地
試射的炮聲轟隆如春雷在耳畔炸開,鐵彈劃空而過,呼嘯著發(fā)出尖銳的破空響聲,落彈如犁,將入夏后給雨水浸泡的松軟泥土刨開,在大地上留下觸目驚心的劃痕
雖說在四里的射程上,分散于八個火炮的陣地一次發(fā)射四十枚實心鐵彈,所形成的炮彈密度十分有限即使密集的騎兵陣列沖鋒,四十門重型火炮發(fā)射實心彈,一次也未必就能射殺二三十騎,但重型火炮發(fā)射時動靜如此聲勢浩大,還是叫那些個未見識過淮東火炮的燕北兵卒心旌搖曳
不過,這也越發(fā)增強那赫烏孤等北燕將帥御淮東軍于燕京城之外的決心
重型火炮密集射殺兵卒的威力有限,但在轟擊城墻等建筑物方面,威力不下重型拋石弩
傳統(tǒng)的重型拋石弩,必然要推進到離城墻三四百步范圍之內(nèi),才有可能拋射石彈直接攻擊到城墻的側(cè)面同樣的,這么近的距離,很容易叫守城的兵馬打反擊,除非攻城兵馬有能力將守軍完全封鎖在城里,不然重型拋石弩無法推到陣前使用
而淮東的重型火炮,能夠?qū)㈥嚨亟ㄔ陔x城墻四里外甚至遠(yuǎn)的地方,能夠密集部署在攻城兵馬的保護陣列之中,這就極大增加了守城兵馬打反擊、摧毀其火炮陣地的難度……
雖說燕京城堅固,但毫無反擊能力的給淮東火炮持續(xù)不斷的進行炮擊,崩塌也是遲早的事情而淮東軍炸開津海西壘的手段,叫人膽顫心驚,這叫拙于守城的北燕將帥加沒有信心守城,只能放手一搏,將最后的勝機寄托在城外野戰(zhàn)上
十六日將入夜時,多數(shù)量的輕型火炮從后面的掩護營地給推出來,進入火炮陣地;河岸弩臺上的蝎子弩,將大量火油罐及引火物擲到對岸,進行引燃,照亮鳳河西岸的夜空,多的將東岸陣地掩藏在夜色之中
借著西岸熊熊燃燒的大火,舟橋旅各部在四個先發(fā)旅的前進陣地上,迅派人洇渡過河,十?dāng)?shù)二十余輜兵一組,將連接鐵索的沉重船錨從河里拖到對岸
淮東所鑄的重錨,最重一支能達(dá)到四五千斤,小者也要一兩千斤重通常一艘兩千噸級主力戰(zhàn)艦,需要這么巨大的重錨二三十支,才能夠?qū)⒋w固定在風(fēng)浪激弩的大海之上
當(dāng)鳳河西岸缺乏足夠的浮棧橋固定物時,將重錨拖到西岸,將鐵爪子深深的扒進泥土里,則是最好的替代物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