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月下旬,燕京已下今年入冬來的第一場雪。
入冬后,從燕薊、往河淮,千里之地皆是冰天雪地。凍得發白的土地,馬蹄踩踏上去咔嚓而響,有如踏在鐵板上,奔趹的馬蹄鐵,聽著聲音似乎能溜出火星來。
入冬后的河淮平原,是騎兵縱橫的天下。
奚胡等族的歸附,使得燕京控制的騎兵規模恢復到二十萬眾。西到河中府、東到登州府,在整個河淮、山東防線上,騎兵增到十萬眾,步卒增到十六萬眾、水軍增加到三萬眾。
至少在冬季,燕京不用擔心南朝有能力從東線向北突破防線。
而在入冬后,昌黎往北,薊東及兩遼近海水域通常都會冰封,海冰縱深從數里到數十里不等,最嚴重時甚至會將津海往南的港口都會冰封起來。而燕薊入海的內陸河流更會凍得結實;沒有這些河道,南朝即使走海路大規模運兵逼至津海、昌黎等地的近海,也沒有往內陸進行大規模的滲透。
入冬后的第一場雪下來,意味著燕京城進入嚴冬季節,也意味著一年的緊張戰略防御形勢可以稍稍松懈下來。
燕京城北的皇家獵莊里,馬蹄聲在雪地里急如驟雨,獐子、野兔、麋鹿給驅趕得在灌木叢里四處逃竄。這會兒有一大群野物停在一片灌木叢前,聽著四周都是馬蹄聲,一時間不曉得再往哪里逃,正發愣時,冷不丁從斜側里射出數十支利箭,狠狠的鉆進野物的身體里,激起血珠灑在雪地上,頓時間數十只獵物抽搐著、掙扎著四蹄,更是將雪粒撥得到處全是。
數十青年披甲持弓從側翼的密林里策馬馳出來,渾不顧血跡,將射殺的獵物拎起來,橫放在馬鞍前,又打馬往回馳奔,為首的那名少年不過十六七歲,將鞍前那頭重有三百斤的麋鹿,毫不費力的舉起來,也虧得他跨下的馬駒兒神駿無比,喊叫:“左麟獵得大鹿,獻給皇上,祝皇上福體安康、萬壽無疆……”
“左麟有乃父之武勇,大好,賞!”葉濟爾在龍袍外披有大裘,站在觀獵臺前觀看王族子弟們田獵,將腰間的佩刃解下來,叫身邊的侍臣拿去獎賞獵得巨鹿之人。
左麟乃葉濟羅榮之子,與他一同野獵的皆是王族子弟,年長者不過二十,年幼者才十四五歲,但皆自小習武,弓馬嫻熟。雖是野獵,卻也彰顯出燕東諸部以武立族的根本。這些王族子弟武勇不弱于父輩,離腐化、衰敗還早,從另一方面也說明燕東、燕西諸胡的武力還正處于上升期。
觀獵臺前的獵物已經堆積得有如小山;王族子弟們熱汗如漿,但興致不減,將獵物堆到觀獵臺前,又打馬往叢林深處馳去。為這些野圍,獵莊放出熊虎若干,誰能將熊虎獵到,才是無上榮耀……
葉濟爾早年也喜歡圍獵,只是此時的他身體不許,只能站在觀獵臺上,看著臺下堆如小山的獵物,與身邊的侍臣說道:“張相這些年為大燕勞苦功高,左麟所獵之鹿便送給張相滋養身體……”
這些獵物都是要賞賜眾臣的,獵物越大,說明賞賜越重、皇恩越是浩蕩。
張協忙跪下來謝恩。
“諸多王公大臣,都認為這個冬天過后,荊襄會戰所受之挫便能渡過去,”葉濟爾坐回錦榻,問張協,“張相,你以為如何?”
葉濟爾這話雖說是問張協,但觀獵臺上的王公大臣皆不敢馬虎,將心思從觀獵上收回,正坐端姿細聽,站在葉濟爾身側的玉妃,也往張協望去。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