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掌柜笑著問道:“小店有一道祖傳的‘鍋蓋面’,軍爺要不要嘗嘗?”
梁寶玉叫道:“就是它了,快去跳面吧,跳完就下面,抓緊撈過來吃。”
高景天不解地問:“梁將軍,吃面就是吃面,怎么叫人去跳面?”
梁寶玉笑道:“不知道了吧?要吃鍋蓋面,須跳一千遍,就是說和好的面需用杠子壓一千遍,吃起來才特別筋道。壓的時候,廚師把杠子一頭固定在面板另一側,這一頭坐在屁股底下,自己彈跳著壓面,所以叫跳面。讓他去跳面,咱們不能干等著吧?繼續喝著即可。來,走一個。”
高景天算看出來了,嗜酒如命的梁寶玉之所以同意吃鍋蓋面,就是為了拉長等待時間,好多喝一會兒酒。
不過,畢竟是當地名吃,一碗鍋蓋面吃得唇齒留香,分外舒坦。在騎馬回忠州的路上,潘萬杰讓梁寶玉的親兵注意保護,防止其栽下馬來出事。好不容易才到達了忠州城外,那梁寶玉果然清醒了不少,分手時還與他們約定,如果大營有了指示,明天就繼續談判。
高景天、潘萬杰他們回到驛館,卻好回去送信的人剛剛回來。打開信封,李過說咱們的重點要往湖廣發展,如果他們肯出十萬兩以上的銀子,再供給些糧草,把萬縣、云陽讓給他們也可以。但是,目前你們不要與之談判大昌、大寧問題。這兩地至少等我們取得荊州一帶之后,再說談判交割。你們要把握談判技巧,盡量不與之鬧僵。否則,前有清兵攔路,后有大西軍兜擊,我們將陷入兩面作戰境地。
高景天與潘萬杰交換了一下眼神,感到基本可以達成任務。當天晚飯后,張可望派人來通知,明天辰時請準時參加談判。看來,其也接到了答復。
果然,次日上午辰時,張可望、梁寶玉等準時到達。張可望先問了幾句昨日游覽如何之類的話,高景天對其周到安排和梁將軍的耐心照顧陪同表示感謝。
雙方寒暄過后,張可望說起了正題,有些為難地表示,大西陛下原則同意予以適當補償,但是,你們要價太高,最多給你們一個零頭,八萬兩。至于糧草,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也最多給你們一半。請你們再行斟酌請示答復。
高景天象牙疼般地抽了口涼氣,說這事有些不好辦了。我們總部的意思是僅萬縣碼頭一年的稅收就不下十八萬兩,還有云陽縣每年能收六萬兩。不用多,按照一年算也應該二十四萬兩,批評我們要的只是萬縣的收入,白白搭上了一個云陽縣,總部指示我們加上云陽縣。就是不給二十四萬兩,一個整數二十萬是少不了的。還有糧草,都給了尚不足全軍一月之用,豈能再減?張將軍,請理解我們總部對這兩處來之不易的銀庫、糧倉的重視程度,別讓我們太為難。你們占著四川天府之國,我們那邊永昌帝駕崩,東集團的人肯定有來投奔的,沒有銀子和糧草,怎么收容那些散兵游勇。請給大西皇上仔細講講唄。
張可望為難地說:“有句俗語叫和尚不知尼姑苦——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如今的四川連年戰亂,人口銳減,早已不復當年的局面。我們也是捉襟見肘,步履維艱。”
潘萬杰笑道:“大家都知道,大西帝攻武昌、重慶、成都等地,俘獲了多家籓王,收的財寶富可敵國,根本就看不著這樣一丁半點的蠅頭小利。再說了,我們當初占領這兩地可是付出了血的代價。張大帥應該聽說了,我們裝大炮的船被劉進福的水鬼鑿沉,損失慘重。這攻城的損失大了去了。你們出一些銀子,兵不血刃接受兩個縣城。無非是拿出一年或不足一年的碼頭稅收,很快就連本帶利就收回來了。而我們,是永遠失去了這兩只會下金蛋的母雞,貴方可占大便宜了。”
張可望笑道:“這樣吧,我在父王說的八萬兩基礎上增加兩萬兩。至于糧草給你們三分之二,比父王說的砍半增加一百萬。這是我冒著挨罵的風險說的,還不知道能不能批準呢。”
高景天跺了一下腳,像下定決心一樣,說:“我也豁上挨罵的風險,不說二十四,也不說二十萬,就十八萬兩,等于白白送給你們給一個云陽。至于糧草,可以按比例減少六分之一。”
梁寶玉笑了:“合著高副將發了半天狠,銀子一點兒沒減,就是糧草按比例減少六分之一。這也太少了,讓我們張大帥不好回話。”
“是啊,高副將,您的算盤打得太精明了,就后退一步嘛。”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