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趙大牛新婚,趙立讓三嬸夫婦回趙家村休假了,兩人整日笑瞇瞇的,安心等著報孫子。趙立三人又恢復到沒爹娘管教的孩子,天天想著法子吃喝玩樂。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趙立與李慶佩、于天杰巡視店里情況后,拿著錢大肆瘋狂采購,豬腿都買了好幾個準備腌成火腿,臘腸、鮮魚、糕點,加上趙家村送來的家禽都夠開超市了。 唯一可惜的是牛肉連影子都沒見著,要不然整火鍋或牛排吃多爽。 姨母秦淑波一家已經決定留下來了,仗著娘家身份在,趙六爺安置了他們,還給他們安排了房子和工作,兩位表哥整日關門苦讀,等著過完年上揚州考秀才。 趙家村工業園放了年假,工人都選擇了自己的產品當年終獎,歡天喜地的回家過年去了,安排好趙家村的人值班后,趙立幾人此時正躲在縫紉廠的一間小房子里,由于夫人試用新做好的紡織機。 這種紡織機借鑒了華夏黃道婆的發明和西方珍妮機械,進行了改進,使用”飛梭“一次能紡60個紗錠,比以前的3錠紡車紡織效率更高,面積更廣,紡出的紗質量也更好。 于夫人幾人已經不像上次那樣膽小了,熟悉的操作著紡輪,”咔咔咔“聲直響,每一聲響起這布就多漲一分,眼睛都瞪大了,“太嚇人了,照這速度一個時辰能紡一匹布哩!快了上百倍不止!” 李慶佩也親自上機試了一下,哈哈大笑:“有了這個我還怕誰,快,給我裝上500臺!” 趙立無語的看著她,“你這是要瘋啊,10臺就已經夠整個工廠忙活的了,你能把整個大周的紗錠吞下來不成?” 李慶佩抓著他耳朵就要扭,“你才瘋了!我是要讓那幫布商輸得褲子都穿不上!” 趙立拼命閃躲著,“疼疼疼!你就不怕與整個大周為敵?他們快餓死了定會絕地反撲,弄不好找人殺我,上哪說理去?我們不帶他們玩就是了。” 李慶佩聞言松開趙立耳朵,一臉喪氣的樣子,一會轉眼又笑了,“好吧,那就讓他們再得意幾天,你還有什么新奇的東西沒有?” “當然有,過來看這個。”趙立指這一個四方型的小臺子,“這個叫彈簧秤,最大能秤20斤的物品,放在甜蜜工廠最適合了。” 幾人圍過去一看,只見一只圓圓的琉璃蓋下面有一個紅色的指針,蓋子邊沿都是筆直的刻度,寫“壹、貳”等數字,疑惑的問道:“這……秤怎么用?” 趙立白他們一眼,“誰有銀子,丟進那盤里看看。” 于天杰和李慶佩爽快的從懷里掏出銀子放上去,指針快速的右移轉指向第三格小直線,趙立指著它說,“看到沒?三格是重三兩,正好是三兩銀子。” 說完不動身色的墊起腳,把銀子拿出來,一邊悄悄塞給妞妞,一邊指著指針,“拿出來后,又指向零了,說明現在沒有重量。” 幾人連連稱奇,“太有趣了!” 一旁的妞妞笑呵呵的轉身向小荷包里藏錢,嚴然一個摳門的管家婆樣子,永遠不嫌少。 紛紛掏著各種東西放上去試,又找來和稈對比,準確無誤! “這東西太方便了,一目了然,客人再也不用擔心掌柜的手快了。”李慶佩攏了下頭發,說道。 傳統的秤來頭很大,秤星講究北斗七星、北斗六星、福祿壽三星
等,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信用,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會折壽。 但這東西取結于秤砣的重量和劃動速度,拿秤人的手法等,往往顧客還沒看清就收起來了,經常有人缺斤短兩,有些人被逼得練就了一手絕活,不管什么東西掂量幾下就知道多重! 趙立其實對這秤不是很感興趣,這只不過是他計劃中的一個意外延伸物,他真正看重的是里面的彈簧! 彈簧更大的作用以后會出現,暫時不講。 李慶佩和于天杰早就忘了銀子的事,幾人玩鬧一陣后,回城各自散了。 年三十那天,趙立謝絕了全部人的過年邀約,兄妹倆與艾莎買來鞭炮,借口年齡小,讓艾莎去點。 突然的噼哩啪拉聲中電光直閃,嚇得異國少女丟下線香花容失色的狂奔,“噢賣尬,周國新年太可怕啦!” 兄妹倆抱著肚子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太有趣了,妞妞不過癮,捂著耳朵又讓她去點別的,“那邊還有,再去點。” 艾莎躲在一旁邊頭搖得拔浪鼓似的:“我害怕這個。” 趙立站在柱子后面,大聲喊:“過年不放鞭炮哪來的年味?你不點炮,明天我們就不給你壓歲錢,知道什么叫壓歲錢嗎?就是慢寧,銀子!”. “真的?我要壓歲錢。”艾莎聞言眼睛一亮,在兄妹倆的影響下對錢很敏感,咬著牙撿起香顫抖向鞭炮伸去。 又一次在噼哩啪拉聲狂奔,三人鬧夠了就開始準備年夜飯。 現在的艾莎已經學會了烤面包和做派,都是她那的傳統食物,為了讓她有點代入感,趙立提議她做了一些,“什么都有,天長地久。” 白切雞和紅燒魚也必不可少,燉鴿、羊排、丸子,蘑菇空心菜,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一個不缺,簡簡單單湊成一頓團圓飯,趙立和妞妞喝牛奶,艾莎自己倒了杯葡萄酒,醉眼朦朧,“我們那也有這酒。” 趙立心說要不是老子年紀小,搞個二鍋頭灌死你。 三人放手開吃,牛奶對紅酒,“新年快樂,干杯!” 妞妞大喝一口,重重的一頓杯子,“好奶!” 趙立滿臉黑線,嘴腳抽了抽,“誰教你的?” “曼兒姐呀,她說這樣最豪爽啦。” “……” “以后少跟她玩,給你大雞腿。”趙立無語的夾個雞腿給她,十足的一個家長做派。 啪啪啪——門外響起于天杰的聲音,“師父,我來給你拜年啦!” “誰特么大年三十來拜年,規矩改了嗎?“趙立疑惑的嘀咕一句,讓艾莎去開門。 于夫婦兩人帶著一男一女和一個孩子提著兩個食籃進來。 于夫人輕聲說:“怕你們悶,正好我女兒女婿回來了,帶他們過來湊一起吃團圓飯。” 自帶食物或銀子趙立兄妹是最歡迎的,連連擺手,“快進來坐!”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