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鐵柱輕嘆一聲,把方景楠拉到墩外,望著遠方山脈,這個北方漢子滿臉疲憊。
“這世道呀,太難活了。”
“是啊,”方景楠應景地陪著也嘆了口氣,道:“誰不是呢!”
后又問道:“誰打的冷笠?”
“軍營里打了我兄弟,我還不能幫忙出頭的,能有誰,百戶大人吶。”
“喔?”方景楠問道:“冷笠犯軍規了?”
“狗屁的軍規,”孟鐵柱吐了一聲,惡狠狠地道:“如今哪有什么規矩,長官高興時,燒殺搶虐都行,不樂意時,說句話就犯了軍規。”
在孟鐵柱發泄般地咒罵下,方景楠了解了事因前后,情況并不復雜,屬于這個時期軍隊里的正常情況。
就是拖餉。
明朝中后期,衛所兵武力下滑嚴重,從不操練,幾乎就是純粹的農民。出于防守需要,各大軍鎮紛紛開始募兵。
募兵是全脫產的職業軍人,不用種地,每日操練,拿糧餉過活。
這種招募一度使軍隊戰斗力提升很大,然而好的制度需要人去執行,到了崇禎時期,嚴重,吃空餉的,偷賣武備的,各顯神通。
募兵的戰力也不成了,各大軍鎮的頭頭們,又漸漸搞起了家丁。
最好的裝備,最好的吃食,都給到家丁,打仗時也是靠著這幫精銳的家丁沖鋒在前,取得勝利。
衛所兵和募兵守下城堡,打打順風仗就行了。當然必需強調一句,在與東虜交戰中,從未有過順風仗。
所以,在各大軍頭眼里,募兵便不堪大用。
軍頭們都知道的事,掌管糧餉發放的、明朝社會精英,各位進士大人們當然也知道。于是,拖餉也就變成了常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