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五,大霧。
哨騎探報,李景隆的大營就在前方。
現在燕王將要面臨一個抉擇。
雖有寧兵可用,但比起李景隆的大軍,還是顯得捉襟見肘。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所謂的聰明才智,謀略計策都會大打折扣。
你再怎么能耐,敵人畢竟有五十萬執刀持戈的戰士,而不是五十萬只雞。
燕王環顧左右,向諸將問計“李景隆兵多將廣,此戰如何取勝?”
寧王自是一言不發,一心想要等著看笑話,寧將也無人能想出主意。
此時,神仙也想不出萬全之策。
以少勝多,吹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太難了。
一眾作戰經驗極其豐富的武將如張玉、譚淵等人全都啞口無言。而因為《明史·鄭和傳》上只記載馬三保在此時立有功勛,具體細節一字不載,所以陳軍師也沒能“想”出好主意。
但他一點也不著急。
還沒等燕王習慣性的向陳軍師問計,油里沒他鹽里沒他的寧王又來湊熱鬧了“四哥,你手下那算卦的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嗎?怎么……”
正在這時,燕王的內侍,太監馬云跑過來緊急求見“大王!太監馬三保要我通傳,說有奇計可破李景隆!”
燕王略一沉吟,道“快請。”
這正是燕王的過人之處,他用人從不看出身,向來是不拘一格,量才使用,在這一點上比他老爹還厲害。他老爹錄取狀元,不管成績多好,本事多大,只要長的丑,一概不錄,這是嚴重的糟蹋人才。
太監馬三保就這樣出現在眾人面前。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