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典也覺著像棉花苗,但是又不敢確定。
因為在他的印象里,棉花苗應(yīng)該長得稀稀落落的,缺苗特別多,農(nóng)戶沒法,只能在間隙大的地方補種其它作物。
不會像袁家種的這樣,整整齊齊的鋪排開,看著就讓人精神抖擻。
袁弘德“大人說的是東南邊地里?那是棉花。”
心里還想著,周大人真是五谷不分,棉花都不認識。
聽說真的是棉花,周玉典驚訝道“真是棉花?袁先生家的棉花為何長勢如此好,跟我在其它地方見到的都不同?”
其他人種的棉花因為中間的間隙過大,田間管理和采摘都不便利,土地的利用率也低。
別看袁弘德在心里褒貶周玉典五谷不分,其實他自己也是個五谷不分。
至少他就以為棉花就該是長成這個樣子,他從來不知道別人家的棉花長成啥樣子。
是以周大人問的問題他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對答。
周玉典只以為他是有獨門訣竅,不愿意透露,對自己的莽撞有些懊悔。
袁弘德雖然五谷不分,人情世故上卻精通,見他這樣,也就想通了他們家的棉花培育方式定然比別人家的高明。
因為種子就是買來的大路貨,差別肯定就出在種植方式上。
想起他家小寶強硬的要求就得這么種,現(xiàn)在他知道原因了。
照著慣例,他不想讓曾孫女出這樣的風頭,念頭微轉(zhuǎn),就回答道“也不是什么秘密,這是我們以前住的地方學來的訣竅,
只要照著固定的方法育苗,都能長成這樣。”
周玉典往袁弘德的方向傾著身體,“哦?還請袁先生詳細說說。”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