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宏啞然笑道,熟讀歷史的他也曾知道,這狄仁杰之所以能入仕,是受到河南道黜徒使閻立本的推薦,方能升任并州法曹,二人似有一段師生之誼吧。
更何況自己和閻立本同朝為官,他如今仍然健在,自己收了他的弟子,于情于理也不合啊,再者,自己之所以能平步青云地屹立于朝堂,完全靠的就是時間的偏差和對歷史的了解,若論學識,自己尚不如狄仁杰呢,自己又能教他些什么?
可狄仁杰卻不這么認為。
“下官年輕時,曾有幸拜讀過太尉所著的詩詞,貞觀年間的大事跡我也看過,太尉曾經提出的治國理念和策略,更是深深吸引著下官,如若太尉不嫌麻煩,狄仁杰愿拜太尉為師,誠心以求學問。”
狄仁杰誠懇地看著鄧宏,想當年他剛參加科舉時,就被鄧宏所著的那首“憶江南”深深吸引,曾日日夜夜拜讀,鄧宏是自己少年時的偶像,能跟在他身邊學習,是狄仁杰求之不得的事情。
“好了,懷英啊,老夫已經老了,你還年輕,年輕人要向前看,將來啊,你能領悟學習到的東西,將更甚于我。”
面對狄仁杰的拜師請求,鄧宏選擇委婉的拒絕了,因為他現在啊,追求的不過是退隱山林,過著與世隔絕的神仙生活,至于收徒這些,鄧宏卻是從來沒有想過。
“太尉,請收下下官吧,太尉身上的東西,是下官一輩子都學不完的,我此舉所求,只為學到真正的學問,報效朝廷、造福百姓,狄仁杰絕無高攀太尉的私心。”
狄仁杰以為鄧宏是嫌棄他為求前程而巴結于自己,于是匆忙解釋道,對此,鄧宏卻是失聲笑了出來。
狄仁杰的為人他當然清楚,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自己早已無心留戀于朝政,而并非他意。
“好了,既如此,以后你就多來陪陪老夫喝喝酒吧,老夫一個人也悶得慌。”
鄧宏笑道,自從貞觀的故友們逐漸凋零,他是真的沒有多少朋友了,唯一尚在的李勣、侯君集、蘇定方三人已是病入膏肓、臨近黃昏。
“好,下官……哦學生遵命。”
狄仁杰內心激動不已,在古代,能拜一方大儒、大賢為師,那可是莫大的榮耀,顯然,鄧宏這兩樣都不占,但他卻更勝當世的大儒們。
冠軍侯、鄧國公、司徒、太尉,從一名默默無聞的道士再到百官之首的太尉,鄧宏這一生,堪稱傳奇,能與他比肩的,當世無二,能拜這樣出將入相的名將為師,簡直是渴望不可求的幸事。
對于狄仁杰的改口,鄧宏也是頗為無奈,但內心還是認可了這名弟子。
自從初一上完朝后,鄧宏又開始了擺爛,整天躺在院子里曬太陽,給孫子孫女們講故事,而狄仁杰也會每隔幾天便來陪鄧宏飲酒,二人相談甚歡。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