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弘毅當初建議搞起來的幾個工廠,第一個就是飼料廠和配套的養豬場。
不過那個飼料廠就建在陽溝公社附近,離陽溝農場比較近,養豬場也建在那里,所以穆元平把飼料廠和養豬場放在最后一站,和陽溝農場一起。
先去城郊看了搪瓷制品廠。
這是一個占地比較廣闊的工廠。
這也是劉弘毅給搪瓷廠未來預留的“最后”一筆資金。
他很清楚,搪瓷廠這種技術含量不高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將來終歸是要被時代淘汰的。但在目前,卻是最適合楚州地區的工廠,可以解決不少回城知青和城市待業青年的就業問題。
關鍵生產的產品也能賣得出去,一部分出口創匯,另外一部分內銷,完全不愁銷路。
未來幾年,隨著國家逐步實行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搪瓷制品這種日常消耗品的需求,還會進一步提高。
搪瓷廠能夠火上好些年。
要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才會逐漸落伍。
這塊地皮,在房地產大興的將來也能賣個好價錢,足以解決很多問題了。
搪瓷廠76年年底開始籌建,77年6月份正式投產,邊生產邊擴建,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主要生產搪瓷臉盆,搪瓷碗,各種型號的口杯。
另外還有一個白鐵皮制品車間,生產各種水桶,廚房用品。
生產出來的搪瓷制品,質量很可以,關鍵圖案設計得十分精美,少了幾分土氣,多了幾分“時髦”,穆元平看得連連點頭,拿起一只搪瓷臉盆仔細觀看,笑著說道:“建國書記,這東西做得很不錯啊,我們以前可用不上這么好的產品……”
他的年紀大致和黃建國差不多,兩人也有著類似的經歷。
黃建國笑著說道:“誰說不是呢,建國初期,生活是真的很艱苦啊……穆主任,我了解過,他們這個搪瓷廠搞起來之后,楚州地區的同志買個臉盆,現在只需要一張工業卷了。以前要五張呢!”
“大大方便了群眾啊。”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