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省委書記插話進來,笑著說道。
他是分管工業生產的書記,也是少數支持艾高峰意見的省領導。
“艾高峰同志說得很明白,這些工廠,主要是為了出口創匯搞的。你看啊,他們要搞的那些產品,搪瓷制品,停電寶,輕便摩托車,還有養豬場養雞場,確實都是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啊。”
“不但第三世界國家很歡迎這些產品,就算是發達國家,也是有銷路的?!?br/>
“公家辦廠,產品出口創匯,為國家做貢獻,怎么能說是犯錯誤呢?”
“我們每年都要完成國家交辦下來的生豬生產任務,總不能也是犯錯誤吧?”
“我倒是覺得啊,這個艾高峰,很有些想法,敢想敢干,要是按照他這個思路去搞,沒準真能把這些個問題給解決了。”
鄭國生冷笑道:“哼,現在是個什么外部環境,我們又不是不清楚。和我們做生意的國家有幾個?這些產品搞出來,能賣得出去嗎?上邊能給我們那么多指標?”
工業書記笑道:“國生書記,可以先試一試嘛,讓他們先嘗試著搞,規模不要一下子搞得太大,把產品搞出來之后,銷售一下看看,要是受歡迎,我們就擴大生產,向國家多要些指標。實在要是不行,那就不擴大生產了,維持現狀。”
“少量一些產品,就算是內部消化,問題也不大。”
“偌大一個國家,對各種產品的需求還是不小的。”
眼見得鄭國生還要反駁,邊至誠擺擺手,說道:“我看建國同志這個意見就很值得考慮嘛,就讓他們試一試又何妨?”
“生產出來的東西,全部賣給國家就是了,統購統銷,問題就不大。”
“建國同志你盯著他們一點,不要讓他們跑偏了!”
工業書記黃建國急忙點頭稱是。
時光荏苒。
轉眼就到了77年5月份。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