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地區二把手的公子就杵在這呢!
談判過后,就是接待晚宴。
再之后,就是劉弘毅和青木賢一的“個人時間”。
劉弘毅單獨去青木賢一的房間里拜訪了他。
氣氛略顯緊張,反倒沒有正式談判時那么“融洽”。
青木賢一主動給劉弘毅沏了茶水,兩人分別落座,青木賢一低聲說道:“劉桑,你想要的那些資料,不太好搞,有關碳纖維的核心技術,在本子國內,也是高度機密的。”
“近藤博士和他的研發團隊,處于嚴密的保護之下。他們在公開刊物上發表的研究文章非常之少,就算有發出來的,也都經過嚴格的審核,不會涉及到核心技術的。”
近藤昭男是本子國碳纖維技術的絕對權威,也是第一先行者。本子國的碳纖維技術,就是在他的努力之下達成極大的突破,并最終在全球一家獨大,占據著全球碳纖維市場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份額。
相對來說,我國在碳纖維技術研發方面的起步,其實不算太晚,相反還很早。
最開始提出來搞碳纖維,是在1962年,“Pan基碳纖維研制”課題正式在東北某化學研究所啟動。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項目沒能推動下去。反倒白白耗費了大量的外匯。
事實證明,單純引進設備,放棄自行研發的思路,完全行不通。
只要技術先進的國家對我們進行持續的技術封鎖,想要通過引進設備來走捷徑,只能是失敗告終。
隨后,在1975年,在某位德高望重的將軍推動之下,在北都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碳纖維會議,隨后制定了我國第一個碳纖維發展研究計劃。聯合了二十多家科研所和企業一起攻關,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
但是在技術攻關選擇方面,卻選擇了“Pan基碳纖維原絲的三路工藝路線”,分頭行動,各行其是。
劉弘毅并不清楚,現在這些研究到了什么進度,不過最終的結果他是知道的。
那就是全部夭折,無疾而終。
但是碳纖維這項技術,劉弘毅覺得非常重要。有了青木賢一這條線之后,決定有棗沒棗打一桿子再說。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