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邊至誠很嚴肅地說道。
只要能保證這一點,萬一出點啥意外情況,也能及時處理。
艾高峰和劉楚安急忙點頭稱是。
“嗯,你們繼續,除了搞承包責任制,其他工作,打算怎么搞呢?”
“還是要多搞工廠。”
艾高峰馬上答道。
“目前我們搞了個搪瓷廠,還有停電寶工廠,產品供不應求。供銷社的同志,還有外貿的同志,現在索性就住在楚新縣,一天到晚盯著這兩個廠子,產品一出來,都還是熱的,就趕緊裝車拉走了。”
“保溫廠還沒搞起來呢,供銷社就已經和外貿的同志吵起來了,都搶著要貨。”
說到這里,艾高峰也有些好笑。
什么時候,他們楚州地區生產的工業品,也變成香餑餑了?
聽到有這種事,邊至誠也是興趣大起:“好好,明天我就去你們的工廠看看,真要是產品這么好,那再搞幾個工廠也是可以的。”
“當然了,在建工廠之前,還是要先和供銷社,還有外貿的同志溝通好,可不要產品搞出來了,卻賣不出去,那是要出問題的。”
依舊還是個計劃經濟的思路。
但站在邊至誠的立場上,“未謀勝先謀敗”,也是理所當然。
在劉弘毅的記憶當中,邊至誠主政靜江十年,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如泰山”。出格的事情,從來不做。錯誤自然也是絕不會犯。
這次在楚州地區搞“試驗田”,要不是某某同志親口指示,他自己是絕對不會提出來要搞的。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