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正陽親自試過之后,也不由得樂了。
“可以啊,小劉,沒想到你們的效率這么高,一個月不到,就把樣品搞出來了……”
劉弘毅說道:“校長,今天已經3月24號,馬上就快進入夏天了,咱們得抓緊先把工廠搞起來。不然就不趕趟了。”
邰正陽是東北漢子,性格直爽,馬上說道:“好,我先打報告。對了,小劉,你請電風扇廠的工人師傅們再趕制十把樣品,我得給部里領導和gwy領導送過去,請他們都親眼看看這個新產品。”
“不過啊,我估計這個事情會有點難度……主要就是,我們是學校,不是生產單位。學校自己辦工廠,雖然以前也有過,但都是小規模試驗性質的,照你這個搞法,是要搞一個上規模的工廠啊……”
搞個小加工作坊,每個月賺幾千萬把塊錢,對于小單位而言,已經非常不錯了,但對于偌大的慶華大學,那是杯水車薪。
劉弘毅想要買很多很多的外文書刊。
一點錢壓根就不夠。
“那就搞個大工廠。為國家賺外匯,肯定不是壞事。”
劉弘毅十分篤定地說道。
“校長,我們慶華,是全國第一啊。我們電子工程系,也要力爭做到全國第一。”
邰正陽愣了一下,有些驚訝地看了面前這個十八歲的少年一眼。
好大的雄心壯志!
“說得好!”
“這個事,我會全力去爭取。就是,小劉啊,樣品是搞出來了,能不能受外賓的歡迎,可不敢打包票啊。說不定外國早就有這種產品了呢?”
現階段,消息是極其閉塞的。
國外到底有些什么好東西,國內絕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哪怕邰正陽這位慶華大學的校長,妥妥的高級領導干部,對外界的了解也不是太多。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