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那位年輕的指揮員,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實戰,但進步極快,兩輪炮擊之后,就精準地抓住了戰斗的脈搏。
“就是這樣打!”
“每一輪射擊之后,間隔十秒鐘,給他們一點時間組織隊形……”
黃永輝大聲喊道。
將第四個彈鼓裝上了卡托。
這時候,民兵也將一門裝在騾馬背上的60毫米速射迫擊炮解下來,就地建立起炮兵陣地。
本來驟然遇襲,亂作一團的民兵們,眼見戰斗部隊的炮火如此猛烈,也是信心大增,迅速鎮定下來,開始加入戰斗。幾個民兵持槍守在60速迫旁邊。
片刻后,迫擊炮開始發威。
60速迫的威力,比35榴和40榴大得多了。
關鍵是射速極快。
劉弘毅當初設計這門炮的初衷,就是極度強調射速。
后膛裝填,比傳統的前膛裝填快得多。
一個彈夾四枚炮彈,幾秒鐘就能打出去。
“轟轟轟……”
“咚咚咚……”
7門小炮瘋狂傾灑著彈雨。
步槍和沖鋒槍幾乎毫無用武之地,主要是負責前沿警戒。只有安裝了8倍鏡的56式半自動步槍,偶爾會發出沉悶的槍聲。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