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溝干部學校理論上直接接受地區革委會的領導,但業務上接受地區農業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實際上就是由農業小組領導他們。
所以現在司馬武還是劉楚安的直接上級。
“主任,我這是集體生產。”
劉楚安依舊還是以前的稱呼。
以前在地區農業委員會,司馬武是主任,劉楚安是副主任,算是司馬武的左膀右臂。
“我們陽溝農場,大搞農業生產,有什么不對?”
“哎呀,你這個人,怎么一根筋呢?別人要找你的麻煩,和你講道理嗎?別忘了你是怎么被搞到干校去的!”
“主任,你以前也來過干校,干校有多苦,你是知道的。所有人都營養不良,我們自己動手,搞點農副業生產,說到天上去我也不怕。再說了,兔子和魚養出來,又不光是我們自己吃,我們也會按照規定上繳給地區一部分。有多余的,會賣給收購站。”
“集體生產,又不進個人腰包,有什么好怕的?”
司馬武一聽,也不好說什么了。
早幾年,他司馬武被打倒,下放陽溝干校勞動將近兩年,可是吃足了苦頭。后來才重新被結合進了地區革委會農業領導小組,對陽溝干校的兩年“改造”生涯,記憶深刻無比。
“好吧,我這里盡量幫你說好話。但是你那邊也要記住,必須是集體生產啊,千萬千萬,不能搞任何特殊化。還有啊,你要記住,干校的干部職工,和改造人員是要區別對待的。你不能搞一視同仁啊,要犯錯誤的!”
上級把那些“壞分子”放到陽溝干校來改造,結果你天天給他們吃肉,一個個紅光滿面的,生活比在城里還好,算怎么回事?
陽溝干校的革命干部和革命群眾,都是貧下中農出身,那是自己人,吃好一點還說得過去。
改造分子嘛,那就不行!
“好的好的,謝謝主任關心。”
“主任,等兔子和魚養起來,也請你過來嘗一嘗啊。”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