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楚安是個雷厲風行的性格,說干就干。
很快就安排人搞了五十對種兔和幾擔魚苗回來,還搞了許多菌種。
見到這些東西,肖亞文突然有點害怕,壓低聲音說道:“老劉,這么搞不會出事吧?”
養(yǎng)那么多的兔子和魚,還種蘑菇,這算不算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罪名可是不輕啊。
搞不好挨處分上批判臺都是輕的,丟官去職都有可能。
也就這兩年,稍微松一點點,要是擱在剛開始那會,憑這樣的罪名,足夠抓去坐牢的了。
劉楚安一揮手,無所謂地說道:“都是集體的東西,我又不往自己家里拿,能出多大的事?我們干校,本來就是個農業(yè)生產單位?!?br/>
上級對干部學校的政策一直都有些變化,但基本一條是不變的,那就是干校學員要從事農業(yè)生產,自力更生,自己養(yǎng)活自己。
考慮到干校學員的特殊情況,許多人確實不事稼穡久矣,生產技能上和正式的農民沒有什么可比之處,產出自然也要比正常的農村生產低得多。
所以在國家情況稍微好轉之后,上邊也會按月?lián)芙o干校一部分生活物資,主要是糧食,也有油鹽咸菜和少許副食品。保證干校學員基本的生存條件。
至于個人生活用品,牙膏肥皂衣服之類,給得非常少,主要還是靠自己解決。
畢竟學員們下放到干校之后,雖然不可能還有原先的工資待遇,基本生活費還是會發(fā)放的。也不能真的一分錢都不給,那怎么活下去?
肖亞文聽了這個話,心里稍安,還是擔心地說道:“可按照弘毅那個說法,這兔子到后來,會不會太多了?”
劉弘毅當初的設想,是干校這些人,不管是干部職工還是改造的學員,要保證每人每五天能吃到一只兔子,每三天吃一頓魚。才能供應上身體的基本營養(yǎng)需求。
整個陽溝干校,干部職工和改造分子加起來,好幾百人呢。
按照這個量來供應,不得滿田里都是魚,漫山遍野是兔子???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