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龍劍作為特戰旅旅長,實際上的一線指揮員,他的意見,很受肖副參謀長重視。
龍劍把報告打上去,表示要進行一次營級規模的拔點作戰,配合科研人員對新設備進行實戰檢測,很快就得到了前指的批準。
于是,三天后,龍劍親自帶領著特戰一大隊,從那坡前線的某處隱蔽前進基地潛出,進入作戰區域。
特戰大隊升格為特戰旅之后,共轄六個作戰大隊(營級),每個大隊下轄三個中隊(連級),另有保障供應直屬部隊若干。
后世常見的電子作戰營,暫時尚未在實戰中應用。
500人的特戰一大隊,在目前的那坡前線,已經算是相當規模了。
正常情況下,都是小隊乃至班組級的襲擾作戰。
一次性出動一個大隊的兵力,在五十公里寬的正面全線出擊,是近幾個月來的第一次。主要是因為改進型的神盾1型雷達,探測距離更遠,探測精度更高。
那坡前線八公里之內,敵人的大致行動,基本上算是了如指掌。
當然,雷達只能發現活物,對于靜止不動的工事,碉堡,據點之類,沒有識別功能。
不過這沒有關系,在連續不斷的反復襲擾和反襲擾作戰之中,這些據點碉堡早已被龍劍他們摸得清清楚楚。
先前是缺乏便攜性的攻堅火力,只能依靠35榴作戰,對于一些堅固據點和工事,特戰大隊也不好啃。
畢竟特種作戰主要是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正面攻堅這種硬碰硬的戰斗,一般都是要盡量避免的。
而且沒有雷達協助,特戰大隊還處于傳統作戰模式,深入敵境活動時,還是比較小心翼翼的,小股部隊并不敢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生怕被大股敵人纏住,不好脫身。
這次行動可就不一樣了。
后方有神盾,還有劉弘毅這位設計師親自坐鎮指揮,龍劍心里踏實得很。
他現在對劉弘毅的信任,可以說已經達到了一個“迷信”的程度。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