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必須親自出馬啦。
快速瀏覽過幾家企業分頭制定的獎勵辦法,劉弘毅嘴角露出了笑容。
讓企業各自制定獎勵辦法,彼此間不要相互通氣相互商量,也是劉楚安特意吩咐的。為的就是要從中發現共同點和區別,以便取長補短。
王萬軍是規規矩矩照著地區的“初稿”來的。
搪瓷總廠也差不多。
唯獨摩托車總廠的方案,比較有意思。
周奇以前是地區工業工作領導小組的副組長,體制內浸淫多年,深得三味。
他搞的是一個“先進工作者獎勵辦法”。
把科研工作和其他工作放在一起,按照給企業創造的效益來進行獎勵。規定凡是在工廠的各項工作之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先進工作者,都有獎勵。
獎勵分為好幾個檔次。
創造效益越高,獎勵越重。
科研成果也好,技術革新也罷,銷售能手也行,都有獎勵。
集體獎金最高五萬,個人獎金最高一萬!
將地區初稿里規定的集體獎金最高十萬減半,個人最高獎金不變。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外聘人員獎勵。
就是臨時從其他地方請到摩托車總廠來進行技術改進的專家,做出了突出貢獻,一樣有獎勵。
當真是面面俱到。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