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倒是吃得都很開心。
吃完飯,劉楚安交代了幾句,又急匆匆趕回市里去上班。
他永遠都有做不完的工作。
四個年輕人自然在家里坐不住,和肖亞文說了一聲,便結伴出門,找黃永輝的戰友去了。
順帶著,也看看江口的風景。
李三奇是退伍兵。
在幾年前那場大戰中受傷,左臉上留下一塊疤痕,而且因為傷到了面部神經,所以他的臉頰,在受到刺激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不住抽搐,和他不熟悉的人,會感到非常恐怖。
但實際上,李三奇是個非常講義氣的人,部隊幾年兵當下來,也很講規矩。
因為他是農村兵,退伍之后并沒有安排工作,拿著不多的退伍安置費,回到了老家,靜江久安下邊的一個縣。
兩年前,和幾個同大隊的年輕人一起,到江口來闖蕩。
農村的生活太苦,李三奇想要到江口來碰碰運氣。
聽說江口的市長,是原先的楚州地委第一書記劉楚安,雖然和他李三奇沒有一毛錢關系,八竿子打不著,但好歹也算是老鄉,莫名讓人覺得心安,感覺在這千里之外的異地他鄉,也不是沒有家鄉人“關照”。
大家都說江口在搞改革開放,遍地都是錢,彎腰就能撿到。
嗯,那個年代的農村,有很多有意思的觀念,在他們看來,改革開放是一個非常具象化的東西。曾經有不少地方傳聞“共產主義”到了附近某個鎮,大家敲鑼打鼓去迎接。
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允許私人養豬養雞養牛,大家覺得這只是政策的改變,還談不上是“改革開放”。
畢竟“改革開放”是那么的高大上,肯定得有一些特別的與眾不同。
等大伙兒到了江口之后,發現傳聞屬實,也不屬實。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