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的肯定意味就非常明顯了。
潘成陽校長和坐在身邊的齊森院長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里讀到了欣喜之意。
話題隨即轉到江口。
“楚安同志,你剛才說,要搞那個對外招標,呵呵,給我的感覺,這算不算無中生有啊?”
眾人都笑了起來。
劉楚安也笑著說道:“首長,是這樣的,您的總結很到位,單單從操作手法上來講,確實有點無中生有……不過這在國際上,也算是比較通行的做法。很多國家都這樣子搞。”
“我們也是沒辦法了,搞交通建設,尤其是高速公路,機場,港口都要花錢,而且是花大錢。我們沒那么多錢,每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來花。”
“但是,考慮到江口的定位和建設速度,我們又認為,建高速公路,電氣化改造鐵路,建機場,建港口很有必要,而且越快越好。早建成一天,就早受益一天。”
“我們自己沒有錢,國家也不富裕,又想辦事,那就只能另辟蹊徑了。”
“高速公路,港口建成之后,都可以也應該付費使用。我們了解過,從南方到江口,修一條雙向六車道的高速公路,全程一百二十公里左右,至少需要投資三四十個億。”
“這個費用,靠我們自己籌款,那等同于天文數字,恐怕最少都要等到八年十年之后才有希望。”
“也就等于說,江口的建設速度,會因此受拖累減緩八年十年,這個代價就很大了。”
“過年的時候,我小孩劉弘毅來江口,我們討論了這個問題。劉弘毅建議說,可以考慮對外招標,采用BOT模式,就是建設--經營--轉讓的模式。允許私人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
“允許私人企業來搞公路建設?”
鴻飛同志頓時就插口問道,雙眉揚了起來。
“怎么可以這樣子搞?”
“修橋修路,當然是國家的事,讓私人企業參與進來,那成何體統?”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