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又是劉弘毅這個娃兒,呵呵……文章給我看看……”
從辛安國手里接過文件,戴上了老花鏡。
“嗯,還是手寫體,字很漂亮,不愧是慶華大學的學生會主席,呵呵……”
辛安國和徐啟迪嘴角便浮現出一絲笑容。
不管怎么說,這個評價還是很高的,印象很不錯。
“打破大鍋飯,勢在必行。”
“這個題目很有氣魄嘛,一上來就是全局性的大問題。”
“嗯,這個大鍋飯,我們搞了那么多年……從當年的實際情況出發,還是很有必要的。要穩定嘛,要解決那么多就業問題。不這樣子搞,很多城市就會亂,不利于全國大局。”
“是的是的,不過此一時彼一時,時間過去了那么多年,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尤其這幾年,回城知青和待業青年那么多,根本就安置不下來。”
辛安國憂心忡忡地說道。
“這個社會治安問題,現在越來越嚴峻了。再不想辦法,群眾的意見會越來越大。”
“劉弘毅在壯安,倒是做出了很好的樣板。他們縣里,勞動力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夠用。二十萬總人口,適齡的青壯年勞動力,也就那么多。他們現在搞大建設,還要從鄰縣引進一定的熟練工人。”
“這個人多了,如果繼續吃大鍋飯,不分個好賴,干好干壞都一樣,那就相當的影響積極性了。”
“所以他就提出了這么一個觀點,要打破大鍋飯,實行工資改革……”
“哦,工資改革?這可是大事……”
“現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還在解決溫飽問題,工資制度對生產力的制約,并不十分突出。”
辛安國說道:“但在局部地區,這個矛盾已經比較突出了。比如說慶華科技發展總公司。他們發展得太快了,單純以生產力而論,他們的發展是最快的。比楚州,壯安,江口還要快。”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