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都是多年以前的舊事了。
解放之后,地主被鎮壓,“潑天富貴”煙消云散,只剩下這座古老的“大宅子”還在見證當年的輝煌。
其實說是大宅子,也只是相對而言。
在七層山山區,算是“豪門大宅”,擱在富裕的平原地區,解放前,這樣的宅子,最多也就是殷實人家的住所,跟豪門大宅相去甚遠。
而且因為年久失修,這座宅子已經完全是虛有其表,所有能被拆走的木料,全部都被拆走了,只剩下一個空架子。
大多數房間,已經成為危房。
而這些危房,就是中心小學的校舍。
來之前,劉弘毅已經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但教室墻壁上那些裂開的口子,還是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
徐文心驚呼道:“天啦,這比牛角石大隊的小學還要糟糕……”
原本以為,牛角石大隊的貧窮,已經臻于極點,沒想到還有比牛角石大隊更窮的地方。
而三十幾個孩子,就在這間危房里上課。
突然見到這么多“衣冠楚楚”的城里人出現,正在給孩子們上課的老師也愣住了,三十幾個孩子也齊刷刷地抬起頭來望著他們。
這些孩子有大有小,小的約莫七八歲,大的則有十三四歲。
絕大部分是男孩子,女孩子很少,一眼掃過去,只有四五個女孩。
這個情況,昨天晚上劉弘毅就在隊長家里了解到了。麻石大隊和三道拐大隊的大部分家庭,并不送孩子去上學,少數愿意送孩子上學的家庭,主要也是讓家里的男孩去讀書,女孩沒有那個待遇,只能留在家里干活。
其實就算是男孩,大多數山民認為讀個小學也沒什么作用,無非就是多認識幾個字,會算稍微復雜一點的計算題而已。出門搞副業的時候,勉強能看得懂車次和地名。
向導老楊便上前去,向老師介紹了劉弘毅等人的身份。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