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自制魚竿
賈衛東出了四合院后,先去了一下公廁,然后晃晃悠悠的往北新橋商店的方向走。
北新橋商店,在北新橋菜市場的東邊,面積有兩千多平方左右,整個商店坐北朝南,東西長三百米左右,南北寬有七八米,南北中心線位置,東西方向擺放著一排一米多高的木頭玻璃柜臺,柜臺后面是一排兩米多高的貨架,柜臺與貨架之間留有一米多寬的走道。
商店賣的東西很雜,大到這個時代的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小到:煙酒糖茶、油鹽醬醋、針頭線腦等都有。
賈衛東現在眼熱想買的東西很多,比如自行車,有一輛自行車去哪兒都方便許多,有了自行車誰還腿著趕路?
這個時代買東西光有錢還不行,是要票的,買自行車要自行車票,縫紉機要縫紉機票,手表要手表票,買布要布票,除了一些針頭線腦的小東西不要票,其它都有相應的票,可惜賈衛東現在都沒有,兜里比臉還干凈。
商店里的顧客不多,售貨員有的聚在一起聊天,有的低頭織著毛衣,賈衛東沒敢上前詢問,把整個商店逛了一圈后出了商店。
這個時代的售貨員都是鐵飯碗,牛的很,你要是敢隨便問了不買,售貨員就會懟你:“不買問什么”,你要是敢回懟,挨打的可能不是沒有,沒看墻上都貼了標語“不準毆打顧客!”么,賈衛東可不想觸這樣的霉頭,自己現在一無所有,還是茍著點比較好。
離開商店后,賈衛東又去菜市場轉了一圈,了解了一下市場行在賣家禽的區域撿了兩根鵝毛后往回走,鵝毛是做自制浮標的首選材料。
走到胡同口不遠的小巷子,在隱蔽的角落,意念一動從空間拿出了兩根三年以上的竹子扛在肩膀上,然后慢慢走回家。
“媽,嫂子,我回來了”
賈衛東到家和賈張氏、秦淮茹說了一聲以后,找出菜刀和其它一些可用的工具,然后開始了自己的魚竿制造大業。
賈衛東準備做一根四節竿,這次制造魚竿的宗旨是:不求美觀,只要求堅固耐用就行。他可是知道這個年代沒有大型的拖網之類的捕魚設備,有些河里面是有大魚的。要是到時候,大魚上鉤了,魚竿卻斷了,那就尷尬了。
這次賈衛東選的是生長超過三年以上的粗壯竹子,做出來的魚竿要比一般的要粗一些,承受強度也更好。
第一步,先用菜刀把小竹枝砍了,把竹子放在爐火上烤,把彎的竹節調直。
第二步,把調直好的竹子按照需要,切了四段,然后用刀慢慢把竹子的關節突出部分削平,用磨刀石細細的打磨。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