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卻是忽然想起了它是什么了,不知哪部著作中曾有提過:“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地球上的古詩人更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詩句用來表達自己的凌云壯志。
但不管是著作還是古詩詞,都只是一種夸張的想象與比喻,不是說真有其物,而他現在卻真的見到其物了。
他之前接受到的信息不是很全面,又交游不廣,來仙界也沒多久,所以沒聽說過有鯤鵬的存在,實則也是因為鯤鵬數量極少,又很少在人前露面,所以流傳面也不廣。
楊帆沒有聽說過仙界有這玩意,不過想到這里龍與鳳及麒麟都有,也就釋然,也許古人以為是想象中的東西,其實是宇宙或天道在暗中向他傳遞的信息。
人的思想實在是太奇怪了,比如有些人從未見一種東西,但他想象出來了,還做出了模型,以為世間從未有,可某天上網或到了國外一看,我靠,到處都是,還幾乎一模一樣。
楊帆心想,也許是那些作家的思想過于深邃,就觸動到了某種天地規則,跨界給他傳遞了這一方面的信息,并不需要他親眼見到才是真的,而作家往往不自知,以為一切都是自己的臆想,又加上了一些藝術加工,就成了神話傳說。
真是:天地玄妙無窮盡,凡人哪能見真身。
楊帆這一愣神的功夫,那“大鵬鳥”已飛出幾百里。
楊帆回過神來,立即就召回了弒神刀、小火與星梭,踩著星梭就急追,開玩笑,奪我天火,鯤鵬又如何,殺了再說。
在他眼里,其實這個所謂的大鵬還不是真正的大鵬,當它是魚的時候,外觀長相其實極像地球上的藍鯨,當它變身之后,只是身體收小了一些,兩側的魚鰭變長,變成類似鳥類的翅膀,古人不知如何形容,因而用“鵬”來形容它的形態,其實就是會變身飛行的鯤魚。
其實鯤的老祖宗在未晉級天仙境時是不會飛的,因一直向往天空,在晉級后就變成了“鵬”,并一代代進化成現有模樣,在海為鯤,在天為鵬,但鯤鵬是變不了人的。
這頭搶天火的鯤只是天仙境,它見了楊帆肯定只有逃的份。
可它的速度再快也快不過星梭,很快就被楊帆追上。
楊帆將弒神刀一擲,飛向那頭鯤鵬的過程中倏地變大,一刀就劈了下去。
那鯤鵬躲無可躲,只來及發出了一聲尖銳的慘叫聲,就被一刀兩斷,一頭迷你小鯤鵬及一朵天火都從它體內飛了出來。
鯤鵬的胄自成空間,非常強悍,什么都能消化,天火更燒不了它,一進它的胃就被禁錮住了,此時天火脫困后就想逃走,外面太可怕了,它很懷念之前的結界,那里太安全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