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沒有大喊大叫地指揮什么,卻將隊伍向著人數最多的修士靠攏,與他們一起組成一個更大的圓陣,人在面對異類的威脅之時,都會下意識地想向同類靠攏,因此楊帆所在的圓陣一旦成了大陣,就象荷葉上的一大滴水一樣,不斷吸附著周邊的小水滴。
無需他多說什么,那些原本各自為戰的修士小隊紛紛向他這個大陣靠攏,越聚越多,變成了一個龐大的圓陣,而楊帆則帶頭前出,在圓陣外圍迎戰妖兵甚至妖隊。
其他高階修士也都紛紛像他一樣,守在了外圍,他們只在低空飛行,迎戰相應等級的妖獸,順手解決低階的妖獸。
聚在陣中的煉氣期弟子紛紛發力,土刺、金刺、風刃、火球不斷向外攻擊,更有一些藤蔓到處延伸纏繞,結合流沙術一起遲滯兇獸與妖獸的攻擊。
中品、上品靈器不時縱橫掠過,斬下無數兇獸妖獸的頭顱,有戒指的修士都會順手收走了尸體,至于誰殺的,管不著了,事后再說吧。
局面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很快所有的低階修士都聚在了一起,近二千名丹境修士守在了外圍,讓妖獸的攻擊逐漸失去了作用,那些想跳到陣中的妖獸都被攔下。
楊帆傳音給附近的丹境修士,說想改變陣型,他看到了內部很多低階修士根本出不了力,所以想到了將陣型改為齒狀陣,并將陣型變大,讓內部的低階修士能發力,這樣相鄰的突出的齒狀可讓進攻的饕餮及兇獸遭到三面的修士攻擊,效果更佳。
眾丹境的修士不知何為齒狀,楊帆立即帶著自己的小隊在圓陣的中間擺出了一個齒輪狀結構,向他們示范了一下。
修士有神識,當然不用回頭看就知道什么形狀。
楊帆首先讓自己的隊伍走到圓陣的外圍做了第一個齒,其他丹境修士稍一思考就知道了它的作用,紛紛指揮自己的隊伍做出變陣,當然,是隔一個距離變一下,有做圓的有做齒的,一個齒輪狀的龐然大陣很快形成,每個齒厚20米,相隔約百米。
變陣的過程中,并不影響原先的抗擊,而隨著大陣的形成,讓眾多的煉氣期弟子有了發力之處,法術覆蓋范圍剛剛好,讓每一個沖擊圓陣的妖獸都遭受到了三面的夾擊,眾低階弟子會輪流發力,有盾牌的還會頂在外圍,掩護同門的反擊,妖獸的傷亡開始迅速攀升,它們想攻擊前出的齒狀修士隊伍,又因為都是丹境修士在把守,而且還有相鄰的丹境協助,根本攻不破。
妖獸大軍仿佛一口咬在了刺猬的身上,扎得滿嘴都是血。
一頭妖兵從正面向楊帆撲來,才剛張開大嘴,就被楊帆一刀穿喉,另一頭妖兵從側面向他撲來,又被楊帆放出的盾牌撞飛沖去,楊帆左手持暗箭弓,一箭將另一面的一頭妖兵炸飛。
他的魅刀在空中盤旋穿梭,不斷收割著妖獸的生命,暗箭弓也不斷射殺低階的妖獸,干擾高階的妖獸,一面盾牌懸浮在他身側,左右不停地晃動,阻擋著妖獸的攻擊,可算是武裝到牙齒了。
楊帆面容冷酷,對敵從容,揮灑自如的擊殺著四方來襲的妖獸,不時救助周邊的同門弟子,那瀟灑從容的風姿看在地面上公孫若蘭的眼中,頓時心中蕩起了陣陣漣漪,一種莫名的情愫在她心中開始滋生。
一個時辰之后,妖獸大軍已不再具有優勢,人類修士這邊不再出現傷亡情況,反觀妖獸這邊,卻陷入了困境,進攻的低階妖獸無一例外都被收走當了戰利品,讓高階的妖獸狂怒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它們有更高階的修士在纏住,不再像之前那樣可以任意宰殺低階修士。
楊帆都不知道自己斬殺了多少頭妖兵,收尸都收得手軟。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