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黄网/亚洲大色/白虎抠逼/亚洲Av不卡

     

    第861章娘親舅大逛縣城全家出動

    初六呢,則是那些已經(jīng)出了嫁的婦女們回娘家省親的好日子,這一天,她們的哥哥或者弟弟,或者侄子,或者父親,都可以,不過一定要有一個男人去她家里當(dāng)面邀請,表示來接她回娘家住幾天。如果她們真有空的話,就一定會帶著孩子們回去娘家重溫一下做女兒的日子。

    如果家里只有一個男丁,而也只有她一個姊妹,那中午肯定是要留在家里吃頓飯的,而她呢,也會在年前就會做好準(zhǔn)備,以豐盛的飯菜來款待遠道而來的娘家人??墒牵绻蟹接胁恢顾粋€姊妹,那肯定還要去別的姊妹家去的,來她這里也就只是通知一聲,一般情況下她吃過午飯后就會自己回娘家了。如果家里不止一個男丁,也不止一個姊妹,那就好辦了,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會留在姊妹家里吃頓飯的,呵呵呵

    所以呢,這一天對于出嫁了的女子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北方呢,有句話叫做“娘親舅大,天上有雷公,地上有舅公”,這句俗語的含義,家里老人是這么解釋的,“如果子女不孝,那么會遭雷打的,而在親戚中,舅舅會第一個前去指責(zé)教訓(xùn)!”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思想呢?究其原因,是因為舅舅和母親之間血濃于水,人們普遍都持有一種思想—母親家的親戚中,舅舅輩分最大。在中國人幾千年的傳統(tǒng)認知里,一個女性如果結(jié)了婚嫁了人,那能夠給她撐腰的就是她的娘家人,而娘家人中,孩子的舅舅威望最高,如果女性在丈夫家里受了委屈,孩子的舅舅則會第一時間去幫助他的姐姐或者妹妹。

    我記得,《孔雀東南飛》是我們中學(xué)語文里面的一篇文章,在這個文章中的名言警句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不知道你們記得不記得其中有一個情境就是劉蘭芝和焦仲卿結(jié)婚過后,生活過得非常不幸福,她的婆婆非常討厭她,經(jīng)常會不給她好臉色,所以劉蘭芝就回到娘家向哥哥訴苦,希望得能夠得到哥哥的幫助和支持,可是她的哥哥卻對她置之不理,最后劉蘭芝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對她的哥哥也心寒了,走投無路之下,也就只能自掛東南枝了。

    其實,這些老話只是字面上的意思,現(xiàn)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思想的解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人們對這句俗語也進行了新的深思,一致認為做任何事不能任性,必須要依據(jù)規(guī)矩按章來辦事,切不可隨心所欲,任意妄為。

    是的,新時代,新社會了,可是無論怎么說,舅舅依然還是母親娘家的兄弟,也是娘家最有分量的人了,因而有“娘親舅大”的說法。在農(nóng)村,每逢婚禮時,送新娘出嫁的幾位大客人中一定要有一位是舅舅,就算是沒有親舅舅,那也要請一位遠房的舅舅同行,而這位舅舅無論年紀(jì)大小,在男方這里常常都是要作為最重要的客人,在我們這里,這位舅舅被稱為“送嫁舅”。

    而且,在婚禮上不管他如何頑皮耍性子,男方一般都會忍耐避讓,也絕不敢有所怠慢。而外甥這邊長大之后,要是與家庭出現(xiàn)了一些矛盾時,舅舅則會作為和事佬兩面溝通,多數(shù)情況下也能起到很大的調(diào)和作用,而大家呢,也都會給舅舅一份薄面的。這也就是說,在處理家庭事務(wù)上,舅舅的話還是很管用的,這也再次印證了“娘親舅大”的說法。

    在喪葬時,如果有喪母或喪妻之時,主家一定要及時向舅家報喪,俗稱“倒頭信”,如果娘舅家人未到,是不能去火化的,必須要等到他們來,并用重禮迎接,像什么三叩九拜的。小時候,記得有好多次,女人因為在婆家受委屈而選擇了自殺,在出殯的時候無一例外的都受到了娘家人的反攻倒算,這個時候,無論婆家人平日里有多么的強悍和跋扈,此刻他們也斷斷不敢吭聲,也不敢壞了這千百年來的規(guī)矩,只能任由女方娘家人任意的發(fā)泄。只是,我那個時候就常常在想,到底是過得多么的不如意啊,才會拋棄孩子去死啊,而發(fā)生了這樣的事,大多數(shù)男人也都會單身至死的。

    還有,在我們?nèi)粘I钪?,每逢過年過節(jié),家中來親戚串門,主家在設(shè)席款待眾親戚的時候,安排酒桌上親戚的座次也是很有講究的,娘舅家來的親戚一定要坐在主賓的位置上,在我們這里也稱為“上首”.

    我這一輩既無出了嫁的姊妹,也沒有訂了婚的姊妹,可是上一輩有啊,我有兩個姑姑呢,所以今天,父親和三叔就分別去了我大姑和二姑家,估計中午是要留在那里吃頓飯的,但是她們過來住兩天的可能性不大,首先,我爺爺奶奶已經(jīng)去世多年,對她們來講,這個家沒有父母在,也就是缺失了那份回來的意義了,只是徒增傷悲罷了。其次,她們也都到了含飴弄孫的年紀(jì),雖然她們的兒媳這幾天也會帶著孩子回娘家,可是這馬上要開春了了,需要做的事也不少,真的離不開啊。

    之前的二十多年里,我們都還小,也都在家里,母親從來都沒有回去姥姥家里吃頓飯,雖然大舅,二舅或者小舅他們也都有上門邀請,可是母親放心不下我們啊,父親又不在家,如果把我們兄弟姐妹少,倒也罷了,直接帶過去就是了,呵呵呵,所以她得留在家里給我們做飯啊。現(xiàn)在我們大了,為了給母親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我們決定去縣城轉(zhuǎn)轉(zhuǎn),三弟和妹妹正好約了他們幾個要好的高中同學(xué)在縣城聚會。

    說實話,對于縣城,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自從上高中之后曾經(jīng)多少次經(jīng)過那里,在那里轉(zhuǎn)車,等車,沒有上百次也差不多了,陌生的是除了汽車站那附近方圓里把路我比較熟悉之外,其他地方我還真沒有去過呢,嚴(yán)格的說起來,甚至都不如市區(qū)熟悉。而梓彤呢,她雖然也跟著我回來老家兩次了,可是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更沒有在縣城逛過了。

    不過,北方的這個季節(jié),除了枯草,黃葉和冰雪,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景色可看啊,純粹就是出去走一圈,散散心而已。四弟一看我們幾個都出去了,便也嚷嚷著要跟我們一起去,行,那就一起唄

    我們縣城是個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老礦區(qū),不光是煤礦,還有鐵礦,據(jù)史料記載,從乾隆時期,清政府就開始在這里采煤,冶煉金屬,后來是民國政府,再接著就是日本人占據(jù)了這里。我們縣城和山東棗莊的臺兒莊離得很近,很早就通了鐵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聞名全國的鐵道游擊隊就是在棗莊和我們縣城之間活動的,其中的那個副大隊長王強的原型就是我們鎮(zhèn)上的人,聽說后來他都官至了副省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