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貴煞人也歸途閑談憶舊事
很快,先每人上了一份沙拉,接著來了一個廚師,給我們鞠了躬,問了好,原來真的是個鬼子啊,只見他摁了一下左邊的按鈕,我們面前的矮一層的那塊面板朝兩邊伸縮了,然后便露出了一塊鐵板,他試了一下溫度之后,便開始了表演。
聽曾先生介紹說,今天點的是頂級的雪花牛肉,什么是雪花牛肉?不知道啊,可是咱也沒好意思問,只見廚師麻利的,煎,拍,翻,料,切,然后依次推到了每個人的面前。直到很久之后,我才明白了這所謂的和牛簡直就是牛肉界的勞斯萊斯啊,只是那個時候食不知味而已。
這是我第二次吃牛排了,所以沒有什么問題,看著他們幾個開吃了,我才動手,隨之傳來了他們“嘖嘖”的稱贊聲,可是我并沒有覺得有多好吃啊,并不比上次在梅林強多少啊,可是咱也隨行就市,稱贊了兩句.
當吃完結賬,服務員報出消費金額的時候,差點沒有把我嚇得從板凳上掉下來,11620元,天哪,5個人,平均每人2300塊啊,乖乖,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幾個人隨便吃了一頓飯,就趕上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了,哎,人生如夢??!
他們三個又聊了半天,看時間不早,才踏上了歸程。在路上,戴維忙著看電腦,收郵件,打電話,而林威廉非常健談,他一直在和我聊天,從中西文化的不同,聊到中美歷史的不同,從經濟的發展狀況,聊到中美兩國的軍力對比,從飲食的不同,聊到人種的區別,我個人偏重于先天的優勢很重要,而他卻認為,先天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發力更為重要。
他說他和他老婆兩口子都是小個子,而他的三個兒子因為從小在美國長大,完全是遵循西方人的飲食習慣,每天都是牛奶,牛排,牛肉,沙拉等,前段時間特別去做了骨齡測試,三個孩子都會長到一米八以上,特別是二兒子,才剛滿十歲,根據測試,身高可能會達成1米90左右,而且他還特別喜歡打籃球,特別聰明,他的首要目標就是上哈佛,然后帶領哈佛殺入NCCA的決賽。
我連忙恭維道,那太棒了,聽說哈佛可從沒有進入過瘋狂三月呢,既然他有這個決心,那肯定要好好的培養一下了。
林威廉連連點頭,說,是的,是的,不過主要還是要靠他自己。阿瑟,你知道嗎,到了美國這么多年之后,我才搞明白一件事。
奧,什么事啊?
就是身高的因素啊,除了決定于后天的飲食結構的變化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就是勤于鍛煉,也會促進骨骼的發展,其實當初黑人來到美國的時候,他們大個子很少,可是現在為什么NBA的大個子都是黑人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黑人好動
我連連點頭,但是關于他的這個理論,我心里是不敢茍同。我想,你這是典型的西方人思維,和港臺人一樣,面對著我們大陸人,心里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優越感而已。
雖然你和戴維都和我開著玩笑說,老鄉這,老鄉那的,其實我心里清楚的很,咱可真的沒有當做一回事。你肯定是認為國內什么都差,不過想借此說明,如果在大陸的話,因為營養的問題,他的幾個兒子肯定也不會比他高多少的,可是我承認,個子高矮固然與飲食有一定關系,可是與基因遺傳啊,平時的生活習慣等等都有著更重要的關系才對。
這讓我不由的想起了我們小時候,作為出生于70年代的人,我們比我們的父輩來,當然已經是天壤之別了,因為,最起碼我們沒有挨過餓,沒有吃不飽飯,只是吃不上肉而已。在我們的記憶里,當然我是說農村,確實是一年到頭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肉。
我只知道我們這里,平時有客人到家里的時候,那肯定是要炒葷菜的,但是那個年代的規矩,是來了客人,母親和我們小孩子都是不能上桌一起吃的,一定要讓客人吃飽。而我們家還不像別人家那樣:客人吃飯的時候,小孩子就趴在門口偷偷的看著。母親認為這樣子太失禮了,所以都是把我們幾個帶到外面的鍋屋里,或者菜園地里去幫忙干活,等客人吃完,我們再去吃點剩菜。
不過那個年代,無論大人小孩都還恪守著一種約定成俗的淳樸之風,就是客人都很講究的。雖然他們平時沾葷腥的機會也不多,可是他們也只是象征性的夾幾筷子菜,都是多喝酒,少吃菜,把菜留給主人家的孩子們去解解饞。這種風氣是咱們中國人的一種特有的厚德之風,一種溫馨的相處之道。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