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兩家報社的記者幾乎都是一上班就被派來了,他們前后腳找到周浩的教室,就被班導一起帶過來,眼看是兩撥人,于是大家就友好商量了一下,共同問一些問題,然后回去之后用不同的語言去組織稿件,如果是有比較特殊的問題,誰問的誰寫進稿子。
于是周浩就在劉勇的辦公室里接受了兩家報紙的采訪,采訪先是對他個人,在問了諸多有關希望之光的細節問題后,才把采訪對象轉為身邊兩個校領導。
有周浩在,校領導也沒把希望之光往理工大身上攬太多,只能按與周浩剛達成的協議來說,不過劉勇也說了些子虛烏有的東西,比如希望之光成立初期,就得到理工大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又說眼下已經撥了四百平左右的辦公場所,專門給希望之光使用。
聽說希望之光要在理工大設立自己正式的辦公地點,兩位記者都很好奇,共同問了周浩幾個問題,那就是希望之光正規化之后,是否要公司化、是否接受學校或者教育部門的管理、是否要從校外招聘職業團隊。
周浩一一回應,首先,希望之光雖然是大學生創建,但也是社會自然人創建的民間公益組織,所以不會公司化,不過會最大限度的財務公開,所有應該繳納的稅絕對不會拖欠,會聘請專業的會計,為希望之光的學生代繳個人所得稅;
其次,希望之光是民營公益組織,所以只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不接受任何個人或組織直接管理;
最后,希望之光會盡量從理工大學校內招聘本校學生兼職,或者本校畢業的師兄師姐全職,盡量保證這個公益組織的純粹,也就是全由理工大學生組成。
同時,周浩賣了羅辰逸個人情,對記者說:“希望之光上線之后。也得到了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幫助,比如百度公司的高層領導今天就聯系我,表示希望能給希望之光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具體他們會提供什么樣的幫助。我暫時還不知道,所以沒法跟你們透露。”
周浩想著,賣百度個面子,讓他們也能和社會公益沾上邊,然后再去找羅辰逸談條件。他不是想借希望之光樹立百度的社會形象么?好說,就看你都能提供哪些幫助了?
其實周浩已想好找羅辰逸要什么,自己幫他們貼上公益標簽,他們除了技術和服務器支撐之外,怎么也得把希望之光所有的辦公硬件包了吧?先贊助一百臺電腦,用不用得了再說。
采訪的最后,攝影師要給周浩拍攝幾張個人寫真用來刊登在報紙上,周浩沒拒絕,劉勇和田修遠被禮貌的請到了鏡頭外。周浩坐在劉勇辦公室的沙發正中間,雙腿微微分開,雙手交叉搭在膝蓋上、身體微微前傾,嘴角帶著幾分自信,就在攝影師按下快門的那一刻,周浩微微瞇起一只眼,笑容里多了幾分玩味,整個人也多了幾分年少輕狂。
采訪做完,一上午也差不多過去了,周浩也干脆不回去上課了。把記者送走,就對田修遠說:“田院長,要不您帶我去看看辦公場地吧。”
田修遠心說你急啥,還怕我賴賬不成。不過嘴上卻很干脆地說:“走,我現在就帶你過去。”
劉勇沒跟著,兩人走了之后,他掏出手機給自己的堂弟打了個電話。
劉盱的老爸劉震正在開會。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