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大量人員參與下的行軍過程里,旗幟的作用就更加突顯了。
在“八星旗”的引導下,最明顯的改變就是避免了行進中掉隊的現象。
幾桿穿插在隊伍中的旗幟,將一整個援軍構成了一個緊密的整體。
有了鮮明的旗幟以后,“旗語”就成了最高效的指揮語言。
旗動人動,旗停人停。
一目了然。
隊員們在沒有了掉隊的心理負擔后,還無形當中加快了腳下的行進速度。
經過了一個月的適應,已經習慣了有“旗”為伴的華族精銳援軍們,比自藥城出發前還要驍勇干練了許多。
弓長追上履行的腳步后,見其將旗幟插于地面,便知今日行軍已畢。不覺手指著那面'寰宇一統八星旗',由衷地贊嘆道:“這個東西可真挺好。”
履行笑了笑,沒有說話。
他坐在了地上,掏出一個了葫蘆,取下塞子,往嘴里灌了一大口水。
把不能吃的葫蘆從中間掏空,當成喝水的工具,是履行受命跟隨跡天涯巡海后,在多次往返巡海隊與藥城之間傳遞信息時,意外的發現。
在行進時,拿輕便的葫蘆裝水,可比那些笨重易碎陶罐好用多了。
這個發現也很快便在華族上下,以燎原之勢瘋狂地流行了起來。
那個素來被人們所無視的葫蘆,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不可多得的俏皮貨。
到最后,竟然發展出了族人們常常因為爭搶一個葫蘆而大打出手的局面。
別看葫蘆不起眼,但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如果任憑這種爭搶之風蔓延的話,最后一定會影響到華族的統治根基。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