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找到一個可以徹底解決兩族紛爭的辦法之前,蠶叢只想維持現狀,而不是妄造殺孽。
在這一戰之前,杜宇則一直認為那些話只是蠶叢無能的借口。
而在那燃燒著的數萬具同類尸體面前,他才終于對蠶叢口中的殺孽,有了一定的認識。
內心中,更是被蠶叢的計謀所徹底折服。
否則,他也不會在這里一直追問蠶叢族群的去處,而不是像從前那樣直接率隊出走了。
對于杜宇的回答,蠶叢早有預料。只是這種拙劣的口是心非,又怎么會騙的了蠶叢呢。
杜宇若是真不關心他的父親和他的好友,就不在開戰之前有“其他人都去哪里了”的問題了。
蠶叢微微一笑,不去理會杜宇的言語。自顧自地講解起自己關于這一戰的全部署來,在講到杜生和柏灌的分工時,他特意講的很詳細。
而杜宇自然聽的也是倍加仔細。
但蠶叢可不僅僅是為了說給杜宇一個人聽而已。
在講解時,蠶叢一直注意著的,其實是巴務生的表情變化。而巴務生那瑟瑟發抖、汗流浹背的模樣,便是蠶叢最想要的結果反饋。
蠶叢此行的真正目的,是要帶著這些投降的巴軍,將他未來的及用到的那些部署都經歷一遍,以便徹底抹殺這些人心中可能依舊存在著的僥幸心理。
至于說接上柏灌與杜生,不過是順便去做的事而已。
蠶叢真正的計劃,是要徹徹底底地征服巴務生以及這些俘虜以后,再將他們全部遣返回去。
他要在這些人的心中,種下一顆反戰的種子。等著它生根發芽,最后成為可以阻止兩族之間再度發生戰爭的參天巨樹。
最不濟,也要讓他們對蜀族產生畏懼心理,不敢輕啟干戈。
最主要的是,蠶叢確實想到了一個或許會徹底解決巴、蜀兩族紛爭的辦法。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