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當宴會結束時,他以正式首領的身份和語氣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新成員里的老人、女人和孩子,去窯洞里睡。其余男同胞先就地而眠!”
說罷,他緩慢掃視了一下眾人,說了第二句話,“部落里的每項物資,都歸集體共同所有。只有參與勞作,并在付出了具有成效的勞動后,才有權利去享有!”
其實無論新老成員都不太能聽得懂跡天涯話里的意思。但從首領那堅定的表情里,他們皆得出了一個結論,“乖乖聽話,不懂就問,準沒錯。”
遺憾的是,我們這位新首領的第一句話,被當成了“噗嗤”處理了。
在晚宴上,那種團結友愛的氛圍影響下,有許多適齡男女看對了眼。眉來眼去間只等宴會結束。
于是乎,黎明時分,愛的交響,此起彼伏。
哎,不怪我方不矜持,只怪“敵人”太強大。至少跡天涯都不敢保證,如果不是有狼女盯著的話,自己會不會順利的被止規拿下。
告子曰:“食色,性也。”
農耕文明的發展優勢,不僅僅是有大把的時間研究科學技術。還包括有大把的時間談情說愛。
談情說愛的結果,就是人口的增多。
在以勞動力尚以人力為主的一萬年前,人口,意味著什么,不需要筆者多說了吧?
就像這次部落融合之后,在勞動力倍增的條件下,這片農耕文明的搖籃,發展速度也產生了幾何倍數的增長。
簡而言之,農耕文明引導下的人類行為,主要是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去進行。”
一個中心自然就是定居。
兩個基本點,一是要有保障基本生存所需的食物來源,二是要有滿足擋風遮雨基本條件的住房。
而我們這位新首領的第二句話,卻很受族人們的認可和支持。
最后成為了部落里一直奉行的分配方式。即一切行動的主旨思想。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