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知遠坐在書房里查閱資料,想要理清人魚的進化過程。
現代生物學中,越來越多的證據都表明,所有陸地脊椎動物的祖先都是魚類,人類也是在這個演化的過程中誕生的。
大約3億年前,一些有頜的r0U鰭魚類登上陸地,開始慢慢適應陸地環境,演化出了四足的兩棲動物,隨后是爬行動物,再之后是哺r動物,又經歷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最終才誕生了人類。
其中,從森林古猿到現代人類一共有五個階段——古猿、南猿、原始人類、智人類、現代人類。
但是,在古猿與南猿之間卻存在著280萬年的空白進化缺失,在這個時間段里,人類至今沒有發現與之對應的化石。
對于這280萬年,許多古生物學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也提出了各種假說,這些假說當中,方知遠認為最具有說服力的就是海猿假說——由于地殼的變化,海平面大幅上升,一部分古猿進入了淺海生活,成為海猿。
因此,在剛遇見小魚時,他以為人魚這種生物是由海猿進化而來的。
根據這種假說,在海平面下降后,曾經被海水淹沒的陸地重新露出,陸地又擁有了充足的食物,一部分海猿便選擇返回陸地生活,進化成了南猿、原始人類和智人,最終進化成了現代人類。
而另一部分海猿則選擇了繼續在海洋生活,向著海生動物的方向演化,身T也更趨向水生動物的T態特X。為了適應海洋生活,他們的下半身長出一條覆蓋鱗片的尾巴,上半身則與返回陸地的海猿一樣,進化成了半南猿、半原始人和半智人,最終進化成了“半現代人類”——人魚。
但是,根據小魚所說,在他們的祖先發現海猿時,人魚族已經存在很久了。
在各位族群首領的帶領下,人魚族選擇了和這些可以直立行動的動物保持距離。
如果海猿進化為人魚的猜想是不正確的,那人魚究竟是從什么進化而來的呢?
方知遠在虛擬鍵盤上敲敲打打,瀏覽著各種網站、文章。
三億年前,一些海洋生物登上陸地,開始向兩棲動物進化。
古生物學家目前已經發現了許多r0U鰭魚類演化的證據,b如泥盆紀晚期的提塔利克魚,它們的魚鰭已經進化得很強壯,雖然還不足以支撐它們在陸地上行走,但已經可以讓它們在水底的泥沙上移動。
人魚擁有著和人類相似的上半身,卻仍保留著魚類的下半身。
難道在魚類進化為四足兩棲類的過渡期間,一部分已經演化出上肢和趾頭的魚類,并沒有繼續向四足動物進化,而是又回到了海洋中生存?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