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更是滿頭大汗,拘謹不已。
這態度,可跟文嵐之前的想象完全不一樣。
“你們太客氣了,我又不是公司領導,簡單點,你們就叫我嵐好了,嵐的發音也相對容易一點。”文嵐的手掌往前面桌椅一比劃,“其實今天也沒有什么事,只是想跟你們聊聊,了解一些情況。”
接著入座拉動椅子的聲音,小繡錯身之際,小聲地說道:“我進門的時候,他們正在談南越陳春麗。”
哦,原來如此,難怪約翰前后態度差別這么大。
南越陳春麗,這個名字,在后世早就無人知曉。
但她在年代的歐美卻是混得風生水起,甚至穿著傳統服飾黛麗登上了《時代》周刊封面,成為驚艷西方的南越第一夫人。
生活在象牙塔里的陳春麗,因為被米國拱上南越領導人位置的大伯哥需要一個第一夫人,從而踏上了政治舞臺。掌握了翻云覆雨的權利后,她倒行逆施,努力營造獨立女性人設,卻推出甚為荒唐的法律《保護道德法》,禁止民眾自由戀愛,甚至禁止民間跳舞、演唱愛情歌曲。國內反對聲此起彼伏,陳春麗卻日益看不上本國文化,甚至公然打壓南越人普遍信仰的佛教。
僧人釋廣德點燃了身上的衣物,以生命進行抗議。這件事轟動了全球,執政方紛紛出面安撫,唯有陳春麗拍手叫好。《紐約時報》刊登了相關報道后,肯尼迪政府不斷收到來自南越的□□,對此為不滿,屢屢警告卻收效甚微,最后放棄了陳春麗及其身后的吳氏家族。
陳春麗不僅不悔改,反而當眾指責肯尼迪背信棄義。
吳氏兄弟被叛軍擊殺,政權被顛覆后,陳春麗便長期流亡在外。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遇刺身亡。
在舉目哀悼,對兇手人神共憤的時刻,陳春麗卻跳了出來,幸災樂禍地對著肯尼迪的遺孀杰奎琳冷嘲熱諷,更說:“現在,你知道是什么感受了吧?”
經過報刊雜志的報道,陳春麗飛揚跋扈的形象躍然紙上,紙醉金迷的東方貴族“何不食肉糜”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雖然南越歷史上屬于華國的屬國,但是文嵐從來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完全沒有關聯的人物居然也會影響自己的生活。
也許,對于絕大部分的米國人來說,亞洲大陸上的都是一個樣,就如非洲大地上都是便宜而廉價的礦業一樣。
按下心里的胡思亂想,文嵐努力展開親民外交,盡力展示自己的親和力。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