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州治所,在短短幾日當中,竟然就變了模樣。
眼前一切,讓風塵仆仆,志滿意得回返這里的蕭言,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城墻還是焦黑破損,那日兵火交雖留下的痕跡仍在。但是城墻周遭的尸,全部清理得干干凈凈,城墻四周。還灑上了石灰,再墊上黃土。雖然是秋末冬初的氣候。可方騰還是毫不懈怠,防止死人太多之后有大疫生。
城墻破碎之處,密密麻麻的都是民夫在搬土運石,修補那些破口。護城河當中,也有人下在城壕里頭,繼續淘深壕溝,重栽木樁。每隔一段,都有熱騰騰的鍋灶設立,幾條漢子在那里掌勺,給下水的人分熱姜湯。在每個城門口,還堆疊著一包包的糧食,每個民夫下了一輪工,就憑著籌子來這里換糧食,這些民夫身后家人,早就扛著空口袋等著。等著籌子遞上,就有一日所食倒在他們口袋里頭。
方騰這招,分明是用的以工代賑的主意。轉眼之間就已經安定了人心。那些分熱湯的,分賑糧的,雖然服色雜亂,可衣袖上面前有白標。呼呼喝喝的,極是威風??磥矸津v至少已經將小吏的體系建立起來了,有了官吏,在這亂世當中就有了秩序。就讓人心能稍稍安定下來。
檀州庫糧到底有多少,蕭言來去匆匆,并不清楚。不過每個城門,現在都是有大大小小的車輛,掛著各自塢壁的旗號,在不斷的朝里面運著東西??磥矸津v大概也是如自己這般,許了空頭的好處出去。讓這些投效的燕地豪強,拿出著實的東西來報效??催@個架勢,就算這些各處豪強拿出來的東西不多,至少安定檀州一段時間,支撐完自己依托這里和女真南下兵馬決戰完畢,應該是足夠了。
當然空口許好處,那是自然不成。還要有足夠的武力威懾,讓人相信大宋有足夠實力鎮撫此處,而且這里將來必然是大宋疆土。這些豪強們才會認命的交相報效,希望能在將來燕地的大宋統治體系當中,謀求一個較好的地位。
白棋兵一部,已經拿了出來,每日三次,人馬全部披貫重甲,緩緩在檀州左近巡視。每次一出動,就是數百騎上下。這些人馬都是具裝的重甲騎士,向來是軍國重物。輕易置備不起。每名重騎身上的花銷,極其驚人。窮大宋一國之力,不過有這么一支白梃兵而已!
這種巡視之用,本來用輕騎更為合適。但是這些白梃兵緩緩而進,在檀州左右巡梭。軍官人馬重甲都經過了拋光處理,加了細致的點題功,在秋日太陽照耀下,耀眼生光。而軍官身后的士卒,人馬重甲表面處理就沒這么細致,都是黑化了事。但是這些黑甲騎士行動起來。就如同一道鐵墻在緩緩移動一般,馬蹄敲擊著大地,如擂鼓一般沉悶的直敲進人心底。
頂著燕地秋日太陽巡視一圈下來,對于這些渾身披掛,落下了面甲的白梗兵將士來說都是苦差事,戰馬也辛苦。但是好在檀州馬多,不用沖陣戰馬披甲就走了,其他戰馬掛著甲葉列隊而行還是勉強差不多的。反正不臨陣別人也分不出來。而且這樣每天三次轉下來,但凡遇到各處豪強前來報效的隊伍,人人畏懼避道,在這個白梃兵甲士經過的時候甚至不敢抬頭,看到這支重騎如此威風——就連當日大遼鼎盛時期,都未曾有這等具裝完整的重騎。誰還敢懷疑大宋在這里的統治?
方騰做的事情還不止這個,他真的如一州牧守一般,什么都操持起來了。七渡河上開始鋪設浮橋,已經搭建了一半。周遭久已荒廢的灘堰水茯,他也著人整治。反正都是賑糧,仿佛一旦開春,他還要在這里督促農桑一般。
檀州本來就是四鄉里逃難來的青壯多,甚至還有從遼東逃來的。人本來就密集,方騰干脆將他們全都用上。人一動起來,這么一個檀州,頓時就顯得生機勃勃起來,也有了活力。
蕭言領大隊軍馬回返過來,這些在四下忙活的檀州百姓人人抬頭,朝著他們招手歡呼,仿佛出征的是他們的子弟一般,讓這些北上經歷了這么一場死戰的大宋將士,人人都感嘆不迭!
蕭言在韓世忠和岳飛幾人。還有數十名親衛簇擁下,回返檀州城內。他帶領的大隊軍馬,現在城外設立的營塞休息,所有人馬不可能同時都擠在城內。反正現在蕭言手中握著輕騎重騎,擴大的神武常勝軍加起來恐怕有六七千之數,除了守城之外,在檀州左近控制的地面越大,緩沖就越多,檀州也就越安全。
這些隨他出征的甲士,先休息吃飯,然后再放他們一天大假,舒緩一下身心,接著這些經過和女真人碰撞的骨干,就要隨著他全軍北上了。
他們從西門而入,當初這里就是廝殺得最為慘烈的地方,現在卻收拾得整整齊齊,人人看到蕭言旗號都避道一旁行禮。蕭言提馬上了吊橋橋板,笑著對韓世忠道:“方參議當真本事不難道還想在這里整治出一個燕地小桃源出來?可惜我們在這里時間不多,收拾干凈女真,還得盡快南下!將來檀州守吏是誰,還得官家說了算,方參議在這里一番辛勞。當真是有心!”
岳飛在蕭言身邊,也擊節贊嘆:“方參議和俺們一起在古北口迎擊女真,不稍稍色變,已經是難得人物了,看他撫有地方的本事,當真有班班大才!有方參議輔佐,蕭宣贊,燕地定矣!”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