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知柔向來是一個快活人。
他在折家之中,是不折不扣的旁支。血緣已然甚遠,到了他這一代,雖然還在折家大排行中。中元冬至祭祖,都不會給召喚到折家祠堂去按輩分站班行禮。
折家本來就不是一個富裕的家族,折知柔血緣如此之遠,自然家計也好不到哪里去。才十四歲就走了折家子弟最習(xí)慣的一條路,入軍中吃起了餉。
雖然掛著折家的姓氏,但是十四歲的少年入軍中之后未曾得到半點照應(yīng)。反而因為這個姓氏而得到更嚴(yán)苛的操練。
折家之人,在河外軍中,向來是沖殺在前,也死在最前!
而折知柔就這樣笑呵呵的承受了下來,從普通軍漢一步步這般爬上來。
行軍走得腳磨血泡,軍械甲胄干糧在長途跋涉中壓得腰似乎要斷。口中淡出鳥來到偷偷出營沽酒吃肉回來挨軍棍。見仗之際緊張的站在隊列當(dāng)中,只覺得自家隨時會吐出來。廝殺之際兵刃刺入敵人**之中那種奇異的感覺。總算從尋常軍卒提拔為一個小小十將的狂喜,將幾個月辛辛苦苦積攢的軍餉全都將到府谷瓦舍中揮灑個干凈…………
一個普通河外軍卒到軍將的成長史是什么樣的,折知柔就一點不拉的全都經(jīng)歷了個遍。
就這樣在河外軍中熬了二十余年,身上有了個小使臣官銜,得到了一個指揮使的差遣。在府州安了個家,娶了個粗壯不差似他的渾家,生了兩個皮天厭地的討債鬼。發(fā)的餉錢總不夠使,喝酒的時候只能喝點劣酒,渾家還總是抱怨要是哪一天他領(lǐng)兵上陣回不來,沒留下一點家當(dāng)給娘仨到時候別指望老娘替你守著!
河外軍中向來是甚為艱苦的所在,而折知柔還是那么一副沒心沒肺的樂天模樣。加上不論是自己馬上步下功夫,還是領(lǐng)軍打仗本事都還有點聲名,為人又是四海,也算是河外軍中相識遍天下。連折可求都知道自家有這么個遠房侄孫。
可是現(xiàn)下。折知柔卻樂呵不起來了,策馬踟躕而行,神情竟然是從來未曾有的肅然。
原因無他,就因為現(xiàn)在在道上經(jīng)行的這數(shù)千人馬!
這數(shù)千人馬。就是傳言中被家主丟棄在蔚水河谷中的五萬鄜延軍的余燼!
身為軍中之人,折知柔如何不知道五萬軍馬是多大的規(guī)模,拉出來是多大的場面?
當(dāng)時旌旗蔽日,兵刃閃亮,披甲戰(zhàn)士如一堵堵鐵墻一般。行進起來。可以拉出數(shù)十里的隊列。一路金鼓相聞,游騎往來穿梭,卷動煙塵蔽日遮天。
而西軍向來又是富庶,支撐五萬大軍東進作戰(zhàn)。當(dāng)不知道攜帶多少軍資器械。數(shù)萬石的糧秣,數(shù)萬束的駑矢,上萬以備替換的軍械甚而還有備用的甲胄。運載這些輜重就要上萬的民夫和無數(shù)車子,在沿途設(shè)立起一個又一個的轉(zhuǎn)運堡寨。
并且隨軍當(dāng)有數(shù)百的工匠,修補車子,軍器,甲胄。還有成千上百照料騾馬的民夫。各種說得上名目說不上名目的掌各種職司的人等。更少不了隨軍的參謀贊畫。這些文人隨軍每每都要撥軍漢伺候,對軍漢既瞧不起又要求多,每每都是軍中最為討厭的對象。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