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源出西軍一脈,劉光世又難得放下架子言辭懇切的很是說了些好話,并且許下此戰了結后,他私人相贈足可以購買千匹河曲馬的賞賜,以助楊可世重新編練西軍重騎的計劃。
再想來這次向東出擊,其實范圍并不深遠。計劃就是打到合河縣為止,深入不過二百里距離。且兵力還頗為雄厚,縱然不勝,只要穩住陣腳,也絕不至于大潰。楊可世就勉強應承了下來,以為先鋒。
如此這般,總算是將出兵各項事宜確定下來。然后就是一副浩浩蕩蕩出師的景象!
楊可世的騎軍先出,動靜還不是甚大。而劉光世的主力一動,卻是綿延數十里,聲勢煊赫驚人,軍馬互相爭道,錯雜擾攘,看得準備跟進掩護大軍側翼的折家軍直是目瞪口呆。隔河相望的鄜延軍幾年未曾見他們動作,更是錯過陜西西軍大舉而出長征數千里平江南伐燕云的戰事,怎生就變成了如此這般模樣?
其實原因也沒有多少復雜的,鄜延軍雖然未曾出征,可精銳也已經被抽調一空,尤其用來加強了環慶軍。在伐燕戰事之時,單論一軍兵力,就是環慶軍最多,而劉延慶也極得童貫拉攏,隱隱就有與老種分庭抗禮之勢。
老種也不是省油的燈,既然你劉延慶這般急不可耐的要跳出來。那么就以環慶軍為主力將伐燕戰事打下去就是了。
幾場大戰。都是環慶軍遭受打擊最重。損失也最重。后來整建制的改為永寧軍,最后化入神衛軍和天武軍當中。可謂是沒有多少人能夠返鄉。
如此骨干完全的損失和整建制的脫離,對鄜延軍戰力的傷害當是何等樣的重大?
在劉光世劉衙內接掌鄜延路之后,好大喜功的他就大肆擴充實力,短時間內盡快的恢復鄜延軍的建制。
在骨干凋零如此嚴重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擴軍,鄜延軍這戰斗力不向下更掉一層才算是出鬼了呢。
而且劉光世大有豪奢之名,這豪奢生活如何支撐?除了田土回易等有數之財外,大部分還不是從朝廷源源不絕的投入陜西諸路的軍費中來。
本來蕭言崛起。中樞更易。而對西夏戰事的也已經過去,對西軍的投入已經在縮減當中。劉光世再加以截留侵吞,軍中餉項使費,常年只能拿到五六成。平日守土也還罷了,怎么都能敷衍過去,但是一旦出征,還指望軍隊有多高昂的士氣,有多嚴整的軍容?
最后一點就是軍隊越是成分新,規模大,建制亂。就越需要主帥耐勞苦繁鉅,隨時巡視各部。掌握大軍,解決不斷冒出來的問題,震懾住軍心。
可是劉光世這劉衙內之名可不是白叫的,縱然出征當中,仍然以上百車的行李自隨。都是搭載著各般器用享玩之物。除了自己所領中軍,劉光世還能勉為其難的走動一下,撫慰番軍心,其余各部,劉衙內實在沒那么多精神去一一看顧。
主帥疲玩一分,麾下軍馬就能疲玩十分回報!
種種樁樁原因加在一起,就是這般讓折家軍看得目瞪口呆的景象。而劉光世卻仍洋洋自得,以為麾下大軍如此行進,直有吞食天地之勢!區區宗翰,還不當望風辟易?
~~~~~~~~~~~~~~~~~~~~~~~~~~~~~~~~~~~~~~~~~~~~~~~~~~~~~~~~~~~~~~~~~~~~~~~~~~~~~~~~~~~~~~~~~~~~~~~~~~~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