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亂軍卷起的喧囂聲浪席卷了整個汴梁城,而且已然到了最為**。從皇城而起的萬歲歡呼,驚天動地的在夜空中回旋激蕩之際。
另外一個相較而言,似乎微不足道的聲音,又在汴梁城北悄悄卷動起來。
雜沓沉重的馬蹄聲,不緊不慢的敲擊在汴梁城的石板街道上。馬蹄上都打著精制的蹄鐵。與石板相擊,濺出一片片的火星。
這火星明滅之間,就映出了近兩百騎的身影。
這兩百騎,全是高頭大馬,肩高背闊,肌肉發(fā)達(dá)。比起汴梁人尋常所見那些用來代步的坐騎,足足高了一頭還多。都是不知道從多少戰(zhàn)馬當(dāng)中精挑細(xì)選出來的!
這些戰(zhàn)馬,全都披甲。面簾,雞頸,當(dāng)胸,馬身甲,搭后,寄生。一應(yīng)俱全。這些具狀所用甲葉,也奢侈的全用冷鍛。葉片上同樣也是一個個森然可怖的瘊子密布。移動之際,就如一個個活動的堡壘。
每一套完整的具裝,都是百十斤的份量。比起原來西軍辛苦建立的重騎兵所用馬鎧還要沉重。這些坐騎自然也比西軍多用的河曲馬雄俊高壯得多。
在真實歷史上,女真鐵浮屠就是這個時間重騎兵的武力巔峰。這重騎戰(zhàn)斗力,一半就在戰(zhàn)馬上,這些雄俊龍駒,負(fù)得重甲,還有長力,可以反復(fù)沖陣廝殺。女真所用那些長于極寒之地的大馬,在遼人最盛時侯就是極為寶貴的貢品。
蕭言得平燕之后。繳獲遼人軍中剩下幾乎全部的戰(zhàn)馬。再和女真韃子狠狠廝殺了一場,又有所獲。這么多戰(zhàn)利品當(dāng)中,也只選出了六七百匹可負(fù)冷鍛馬鎧的神駿。除了在神武常勝軍中的,剩下的全都在這里了!
這些馬鎧,也是在宋采購鑌鐵,送到檀州一帶搜集遼人制甲工匠打造。遼國就是鑌鐵之國,在制造甲胄水平上至少不差似大宋多少。
這些不惜工本打造出來的人用馬用的瘊子甲,又辛辛苦苦的分運到汴梁。在安排送入汴梁,等到今夜,就派上了最大的用場!
近兩百匹神駿龍駒。馬臉藏在外觀頗為粗糙的面簾之下。噴吐著長長的白氣。鬃毛也未曾如何修剪,又長又亂,在夜風(fēng)中舞動。加上全套馬鎧在夜色當(dāng)中反射出來的森寒光芒,碩大的馬蹄敲擊出的點點火星。單單是這般場景。就能將不知道多少年未曾經(jīng)歷戰(zhàn)事的汴梁都門禁軍嚇得骨軟筋酥,生不起半點反抗的意志!
兩百甲騎,八騎一排。二十多排列出去。在并不算寬敞的汴梁街道上,竟然有無窮無盡之勢!
更不必說,還有馬上那些披甲之士。
這近兩百名甲士,不用說一水的仿青唐瘊子甲。此刻面甲都已經(jīng)放下。上面都是猙獰可怖的圖案。眼睛處就是兩個幽深的洞孔。每名甲士,都是肩寬背闊,殺氣滿溢。
第一排第二排的甲士,全都手持馬槊。夾在腋下,如刺猬一般層層疊得的伸出。其余貂帽都親衛(wèi)。或用長刀馬劍,或用漆槍長柄大刀,鐵錘釘釘狼牙棒。各種馬上所用重兵全都齊備。而且都是份量沉重,上好精鐵打造。在火光映照下反射出森然的光芒。
除了主兵刃之外,每人還都挾弓負(fù)箭。湯懷湯四郎以下,不少貂帽都親衛(wèi)也是開得硬弓,射得勁箭。弓袋里裝的都是長大歩弓,卻能在馬上自如控射。撒袋里面,赫然就是鐵桿帶倒刺的精鐵狼牙箭。此等弓箭,百步之內(nèi)有虎狼之威。這距離之內(nèi)。就是和他們一般的披重甲之士,都在箭雨中站不定!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