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開始,大人就開啟了吃吃喝喝的日常,小孩子就開啟了狂歡的日常。
初一這一天,秋妹嫁衣的花邊終于繡好了,阿媽檢查了一下,沒有什么問題,縫上花邊,阿媽看著秋妹的嫁衣,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讓秋妹試穿一下,秋妹扭扭捏捏的穿上之后在阿媽面前轉了一圈。
“嗯,不錯了,過幾天阿媽就去請銀匠給你打個好看的銀項圈,頭飾也再加一件。”
“不要了阿媽,項圈就要阿媽給我的那個就行了,頭飾也夠了,要那么多干嘛呀,到時候帶身上重死了。”
“成婚的項圈哪里能用那個,那個就是給你平常吃酒趕集時候帶的,成婚的時候要是用那個,會被人笑話的!別擔心,阿媽攢夠了錢的,阿堂上學的錢夠。”阿媽慈愛的用手撫平秋妹身上的嫁衣。”
姑娘的嫁衣上衣也是藍色的,只是刺繡的面積要比平日盛裝多,衣領袖口都會繡上花邊,手臂處繡上一圈刺繡,頭上用銀冠更換頭帕(銀冠由花葉蝴蝶為主要形狀的頭飾組成,從秋妹出生,阿媽每年都會請銀匠打造一兩支花葉或者蝴蝶頭飾,等積攢的差不多了,就請銀匠在女兒出嫁前給鑲嵌成一個完整的銀冠,當然,這個是家底比較薄的人家采取的策略,家底厚的一次性就可以打造完成,但這種情況是極少的,大部分人要么積累銀塊,要么像秋妹阿媽每年打一兩支頭飾。)。下身穿裙底帶刺繡的黑色百褶裙,脖頸帶上打造精美的銀項圈,項圈有層層疊疊的吊墜,吊墜的數量也是看家底的,家底越厚吊墜越多,新娘子走起路來會發出銀鈴響聲,非常好聽。
相比較新娘的嫁衣,新郎的衣服就簡樸得多,一般是黑色衣褲加腰間一條腰帶,頭包深藍色頭帕就行了,完全是襯托。
“好了嗎阿媽?我脫下來了。”秋妹有些不好意思,想趕緊脫下來。
阿媽看到秋妹臉色露出微微羞澀不禁一笑“好了,脫下來吧,穿自己嫁衣也會不好意思啊。”
“哪有,我就是不習慣穿這么花的。”秋妹趕緊找借口掩蓋。
“誒唷,果然姑娘大了!”阿媽故意拖長尾音,一切盡在不言中。
“我要去花廠了!”秋妹賭氣的說。
“去吧,今天初一記得別進別人家家門啊!”阿媽交代道。
“恩知道的!”
這里的風俗是小孩初一不能去別人家串門,因為你去了人家就得給你紅包,貧苦年代,哪里有這么多錢包紅包的,所以就形成了這個習俗。而小孩子的紅包一般大年三十家里人就給了,最多初一可以再去自家叔伯那里要些,其他就沒有了。昨晚秋妹阿爸給秋妹和阿堂各兩塊錢,阿堂今天似乎是去買了一盒小炮,秋妹則是揣進了兜里準備去鎮上買好吃的。
今天的花廠格外熱鬧,村里的阿媽們帶著孩子齊聚,附近幾個村子的男孩來了一波又一波,圍著年輕姑娘的花廠轉悠。
“我天,怎么這么多人!”秋妹進入自己的花廠時著實嚇了一跳,一眼看去好幾個男孩,差點沒找出花妹和阿柒在哪。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