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趙桓單純只是提出要建一座新城,哪怕趙桓對新城的要求是夠大夠堅固,那秦檜和丁宏只會笑呵呵的應下來,根本不會像現在這樣兒滿臉駭然外加一臉懵逼。
因為趙桓對于新城的要求是“壯麗”!
漢高祖八年,老流氓劉季從櫟陽到咸陽,發現丞相蕭何已下令營造了未央宮,宏偉壯麗,異常奢華。
然而面對劉邦的責問,蕭何的理由是:“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后世有以加也。”
簡單點兒說就是天下未定的時候你住豬圈都沒人管,現在你丫是皇帝,富有四海,你住的地方太寒酸了會有失大漢的臉面,不夠壯麗,就不夠彰顯你漢家天子的威嚴!
現在趙桓提出來營建新城,而且對新城的要求僅僅是“壯麗”兩個字,那么官家的意圖也就呼之欲出了——
以順天府為新都!
如果是其他的皇帝,還可能只是把析津府擴建成順天府,然后以之為北都——大宋本身就有東、南、西、北四京,但是在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之后,大名府的地理位置就有點兒尷尬,不太合適繼續做為大宋的北京。
但是當今官家跟歷代官家能一樣嗎?
遲疑了一番后,秦檜還是抱著萬一是自己領會錯誤的僥幸心理躬身道:“官家之意,可是?”
“不錯。就是秦卿想的那樣兒。”
趙桓笑瞇瞇的道:“朕打算遷都順天府。”
“官家不可!”
秦檜躬身拜道:“順天府四戰之地,無潼關秦嶺之險,無秦地百年民心。以之為國門尚可,以之為都城則險。更何況,朝廷久在開封,冒然遷往北地,只怕也多有不便之處。”
這個倒是事實——
除了早些年間跟遼國反復戰爭所導致的河北困頓之外,還因為當年毒書生李垂寫了一篇《導河形勝書》,大宋進行從仁宗到神宗再到哲宗,三代皇帝上演了一出三易回河的好戲,結果就是河北、山東和蘇北大糧倉徹底被破壞,很多地方都處于千里無人煙的狀態。
別的不說,光是從人口、經濟、教育等各方面考慮,順天府就沒辦法成為新的都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