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溫山眠所乘坐小船上的這種三角帆。
三角帆一角指天,一角指船,另一角完全同船平行,指向船尾的后海。
直上直下的兩角固定在豎木上,三角帆則在豎木身后,像是豎木的延伸一般。
這種造型起初很是引人注目,因為此前巴爾干所有的船只都是方形帆,而方形帆布是完全橫在豎木面前的,正面看上去面積龐大而明顯。
但三角帆不同,它縮在豎木背后,只有從側面才能看見它的完全體。
這讓它理論上不需要像方形帆布一樣,橫張開直接與來往的風對抗,可以說是極大地減小了風阻。
豎木永遠不需要移動。
阿方索將這種三角帆船上,需要移動的自由木繩索交到了溫山眠手中。
--所謂的自由木,貫穿的是三角帆布中,完全同船只平行,并最終指向船尾后海的那一三角邊。
這和方形帆中橫木的功能有點相似,都是為了將帆布張開。
但它卻遠比方形帆的橫木要靈便得多。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面積,三角帆比方形帆整體小實在是太多了。
它只取十字木中“十”的半邊。
阿方索在自由木的盡頭嫁接了繩索,并又在繩索之外,船的邊緣處打造了一圈豎起的短截木頭。
一旦繩索捆綁在木頭上,就可以通過木頭和自由木之間的鏈接固定住三角帆的方向。
短木造的方向不一,也就意味著自由木可以固定的方向不一。
阿方索將那三角帆像時針一樣,繞著豎木轉了一圈,給溫山眠演示完畢,然后才將繩索慎重地交到他的手中。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