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現在是迫切的需要更多地勞動力,不單單是要解放更多的中國青壯年,另外塞北地區新成立的極大工業區發展都極為迅速,雖然僅僅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是在陳鋒巨額金錢的猛砸之下,這些工業區都已經初具規模了,因此迫切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另外現在塞北省正在大規模的修建公路鐵路,這也是用工大戶。再加上陳鋒打算遷移部分中國人前往南洋領,因此塞北地區人口極其緊缺。
為了增加人口,除了加緊遷徙猶太人之外,陳鋒還命令塞北省省政府出臺了一些列的優惠政策,以此來吸引更多的難民,除了打開大同、烏海以及鄂爾多斯等地的關卡,另外陳鋒還承諾,只要是愿意在塞北地區定居的,塞北省政府每人給分十畝地,而且免稅兩年,稅收減半在兩年。
有了這些優惠措施,大量的難民前往塞北,一時間通往塞北的官道上到處都是牽家帶口的難民,另外還有一部分是慕名而來的青年學子,至于里面有沒有日本人的特務那就不得而知了。
塞北省政府也沒有讓這些難民失望,從代縣以北,一直到歸綏,一路上都有塞北省的士兵沿路照看著,每隔50里就有一處粥棚,免費為遷移的人群提供食物。其他幾條大路的情況也一樣,盡全力保證遷移人群能夠順利抵達塞北省。
由于南洋領的交通設施還不能滿足大規模移民的要求,因此那些猶太人暫時只能在塞北省住下來。等那邊的機場修建好了就能移民了。
對于猶太人遷移問題陳鋒考慮了許久,最終決定采取“五五制”原則,即一半人留在塞北省,另一半人遷往南洋領,同時從塞北省抽調同等數量的中國人一同遷往南洋領,這樣既能滿足南洋領的發展需求,同時還能更好地控制南洋領,而不用擔心猶太人抱團。
陳鋒發現進入十一月來好事可是接二連三的,先是猶太人終于抵達了塞北省,接著各個飛機場傳來好消息。在所有工人的共同努力下。殲5、殲6戰斗機以及大力神運輸機、b47戰略轟炸機、武直9的產能已經達到了設計產能。
前兩天在蘇聯進行石油勘探的李四光發來電報說,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現在他們共在秋明地區發現了22座油田,其中儲量在億噸的大油田就有8個。現在蘇聯政府正在大力開發秋明地區的油氣資源。蘇聯12支鉆井隊已經緊急進駐秋明地區。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3口井已經噴油。
另外蘇聯政府打算在秋明地區建一座工業城市。預計將會從東歐地區遷移50萬人口到秋明,還要從全國各地抽調一批石油化工工業的專家教授進駐秋明,作為第一個發現秋明油田的勘探隊。李四光等人也受到了蘇聯政府的贊賞和表揚。
這對陳鋒來說卻是一個不錯的消息,秋明地區出產的油氣越多,按照協議他就能得到更多的石油,現在每天往返西伯利亞的油罐車足足有22列,每天都會有2萬多噸處理好的石油運回歸綏。
由于歷史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陳鋒不知道希特勒會什么時候實施那個巴巴羅薩計劃,因此趁有機會他要大力增加戰區的油氣儲備,以防萬一。按照計劃,到1940年底前,第八戰區石油儲備量要達到1億噸,他不單單要從秋明油田買油,還要從蘇聯其他油田購買石油,還是那句話,一旦蘇德戰爭爆發,蘇聯人連自己都顧不上了那還顧得上他。
現在限制陳鋒所部油料儲存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秋明油田的產量,另一個是綏蒙鐵路的運輸量。秋明油田的儲量雖然驚人,但是現在哪里只有十多口井產油,日產原油不過6萬噸,再加上冶煉能力有限,因此蘇聯方面分給陳鋒所部的油料只有2萬噸。
其實蘇聯各地油田的產量完全可以滿足國內的供應,而不需要秋明油田,也就是說秋明油田出產的這些是有完全可以全部出口,只是根據斯大林與陳鋒之間的協議,雙方共同開發的秋明油田所產出的石油雙方各占一半。當然了,由于這些石油原本就埋藏在蘇聯境內,可以說是屬于蘇聯的礦產資源,因此陳鋒要額外付給蘇聯一部分資金,只是相對于正常的油價而言,這點錢簡直不值得一提,因此蘇聯方面并不愿意將所有的石油全賣給陳鋒。
而綏蒙鐵路只是一條雙行線寬軌鐵路,每日只能行駛20—30趟列車,這大大限制了陳鋒所部的運輸能力。想要增加油料的儲存量就必須解決這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解決不了,1億噸不過是個笑話。
第一個問題陳鋒需要和蘇聯方面協商,這件事他已經讓人和蘇聯方面談了,原則上秋明油田原本屬于分配給第八戰區的那部分石油價格不變,但是如果蘇聯愿意,額外增加的油料陳鋒會以高于市場價5%的價格收購。
第二個問題陳鋒也正在積極解決,鐵道部正在增加綏蒙鐵路軌道數量,增加鐵路的運輸量。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