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中**隊調動瞞不過日軍一樣,日軍大規模的兵力調動也休想瞞過。接到日軍第十師團北上的消息時,老蔣、閻老西以及陳鋒反應各不相同。老蔣是大大松了一口氣,武漢會戰進行的如火如荼,他很擔心隸屬于華北方面軍的第二軍會從蘭封一帶向第一戰區發動進攻,以此來牽制河南的國民革命軍。
現在第十師團北上了,那么山東境內的日軍只剩下兩個師團了,固守山東都有些勉強,進攻河南那更是休想,所以老蔣是大大松了一口氣。
而相反,山西的閻老西接到消息后是倒吸一口涼氣,第一軍的三個半師團就夠他老漢喝一壺的了?,F在不單單是第十師團要北上,就連駐守邯鄲的日軍第32師團以及駐守天津的第33師團也蠢蠢欲動,要是這幾個師團都一股腦投入山西戰場的話,那他老漢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要是那個白眼狼趁機抽手,那他老漢可真的是引狼入室了,所以閻老西是倒吸一口涼氣。
而陳鋒接到消息后只是不屑地搖搖頭,用陳鋒的原話說:“彬山元這個老鬼子倒是打得好主意,圍魏救趙,想要另辟戰場迫使我軍主力回援,真的是打的好算盤。但是他老小子真以為老子的目標是太原嗎,真是可笑!”
陳鋒確實有不屑的理由,更有那個實力。現在他在包頭的兵工廠加班加點趕進度,t34坦克廠月生產量已經提升到了150輛了,交付給陸航海的坦克已經超過700輛,兩個坦克師的武器裝備已經全部齊整了,兵員也全部到位了。經過幾個月的訓練,陳鋒的裝甲集團終于像模像樣了。
而火炮方面陳鋒所部也是發展的極為迅速,有了亨利送來的那批精密機床的幫助,在那些猶太技師的研究下。包頭兵工廠竟然自己可以生產101重榴彈炮的生產線了,而且速度還算可以。現在除了系統獎勵的那條生產線以外,另一條第八戰區自己生產的生產線也已經安裝好了,很快就可以投產。
況且單單第八戰區的3個炮兵師的火力已經遠超日軍了,再加上華北方面軍一多半的戰機被調到了武漢站場,剩余的飛機數量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第八戰區現在的兵力遠遠超出了日軍的預計,彬山元以為前線那15萬大軍已經是第八戰區所有的兵力了。
但是只有陳鋒自己清楚?,F在第八戰區隨時還能抽調二十萬正規部隊參戰,只要他愿意還可以抽調20萬預備役部隊參戰。但是據他了解,日軍在華北地區的兵力不過10個師團3個獨立混成旅團,再加上部分直屬的炮兵、騎兵、戰車兵,總兵力不過三十八萬。
而這些部隊被分散到了整個華北地區,在冀東方向被劉國棟、胡海濤、喇平福以及施劍飛的教導師牽制了至少8萬人;在山西戰場被牽制了至少10萬人;在山東戰場被牽制了10萬人;再加上被獨立第七師牽制在京津地區的兩個師團4萬人以及日軍控制下的幾百個縣城的守軍。實際上彬山元可以動用的兵力十分有限。
這次這個老家伙不顧死活一下子調動了4個師團,這是武裝了腦袋露出了腚,到時候不用太多部隊,一個整編師就足以令日軍陣腳大亂了。況且只要楊毅和劉倪佳那邊行動順利的話,石門一丟小鬼子就算是有三十萬大軍也別想再找第八戰區的麻煩了,那可是關乎山西戰場十萬大軍生死存亡的大事。
12月10日夜,阜平與平山的交界處。阜平獨立旅已經集結完畢,全旅六千三百余人整裝待發,旅長李海平做完簡單的戰前動員之后,便指揮部隊快速南下。
任務已經布置下去了,這次獨立旅的任務就是配合空降部隊的行動,里應外合拿下石門,最重要的是要守住那里,阻擋日軍的援兵趕往山西。
石門附近日軍的情況他們已經摸清楚了。平山縣、靈壽縣、鹿泉縣各駐有一個中隊的日軍,另外還各有一個偽軍步兵營配合日軍。而石門現在駐扎有日軍的一個步兵大隊以及偽軍的一個集團(旅),總兵力大約四千多人。
不過李海平等人還偵察到,石門駐有日軍大量的株式會社,而每一個株式會社都有大量的浪人組成的保安隊,這支力量分散開來并不起眼,但是如果集中使用的話實力還是相當可觀的??偙σ灿幸磺в嗳恕T偌由鲜T車站有一支鐵道部隊,兵力大約一個中隊,所以石門的防護力量由于第二十師團的西撤明顯削弱了,但是依然有五六千的守軍。
不過李海平等也知道。日軍這五六千守軍看似龐大,但是實際有多少戰斗力就天知道了。那個偽軍的步兵集團就不要說了,組建時間還不到3個月,打打順風仗還行,日軍要是指望他們死守城池恐怕是不行的。另外這支偽軍早已經被獨立旅滲透進去了,盡管還沒有滲透到高層,不過一個營的兵力在關鍵的時候還是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的。
而那些株式會社的保安隊雖然單兵戰力不錯,但是畢竟不是正規部隊,另外根據這段時間收集到的情報發現,那些株式會社的保安隊似乎不大習慣使用槍支,那些穿著木屐和服,拿著武士刀的家伙戰斗時似乎更喜歡用刀,對攻城的部隊威脅不大。
那支鐵道部隊倒是有些麻煩,情報人員對這支部隊的評價很高,據說這個鬼子中隊武器裝備都要比一般的野戰部隊精良。但是他們主要任務是保護鐵路線的安全,一般是不參加戰斗的。然而楊毅得知日軍大量的軍火物資囤積在石門火車站,他希望獨立旅能將這批物資完好無損的拿到手,但是有這只鐵道部隊的存在,這個任務可不好完成。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