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求訂閱、求月票、求各種!!!)
其實李云昌等人不清楚的是,由于這次六十一軍攻占天津實在太過于突然了,大量剛剛靠岸的大型船只都來不及有所動作就全部成了騎兵集團的俘虜,其中有三艘是剛剛從上海過來的萬噸貨輪,上面裝的都是武器裝備,滿滿一船,就重量而言足足幾萬噸。另外在天津海岸的倉庫里更是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武器裝備,滿滿當當十幾個大倉庫。
剛剛接到騎兵集團報告的時候陳鋒心里著實高興了一番,但是當看完這幾船武器裝備之后,陳鋒的那種高興勁就徹底消失了,因為除了那幾個倉庫里的東西還算不錯以外,剩下的那幾艘船上裝的并不是日軍的制式裝備,而是從南方戰場收繳上來的國民政府潰軍俘虜的武器裝備。
奶奶的,三艘萬噸級的超級貨輪里面裝的全都是已經淘汰了的破爛,單單步槍的型號就不下十個,什么德國的老毛瑟、老毛子的水連珠、英國佬的77式步槍,甚至于還有國產的漢陽造、老套筒、中正式,簡直是一個萬國武器裝備博覽會,當然這個博覽會的前面應該加一個前綴——古董。
不要說和六十一軍即將量產的ak突擊步槍比較了,就算是比之六十一軍現在裝備的毛瑟k98也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所以陳鋒根本就看不上眼,即使拉回去也沒什么用,除了占庫房就是占庫房,所以陳鋒才決定送給八路軍,算是一個順水人情。
對于陳鋒來說不過是個順水人情,但是對于八路軍而言這可是雪中送炭。又是一年的冬天,這冬天最難熬了,每年冬天部隊都會因為物資儲備不足而造成大量的非戰斗減員。今年的冬天更是如此,前段時間李云昌回延安開會,會上首長們就部隊過冬的物資頭疼不已,到現在部隊過冬的物資基本上消耗殆盡了,但是整個冬天才過去了三分之二,最起碼還有一個半月的寒冷時節,就連一向樂觀的主席都皺著眉頭說這個年難過嘍!
新四軍還好,畢竟皖南地區的冬天并不是很寒冷,戰士們兌付兌付也就過去了。但是八路軍所在的可是山西高原,冬天的氣溫有時候會達到零下四十多度。而即便是這樣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八路軍的很多戰士都還穿著單衣草鞋,這寒冬臘月的真的會凍死人的,即便是凍不死也會留下各種各樣的病痛,像凍瘡、風濕性關節炎等等。有了這批物資,部隊可以少死多少人,也難怪李云昌等人如此激動。
為了不引起國民政府的誤會和猜忌,加深彼此的矛盾,陳鋒要求中共派到天津的人全部穿上六十一軍的制式軍裝。同時讓騎兵9團協助他們行動。
送走李云昌等人不久,馬操便急匆匆進來匯報說,剛剛接到國民政府軍政部的電報,說由海軍司令陳紹寬上將率領150名海軍士兵組成的團隊已經在武漢登機起飛,在空軍驅逐艦第4大隊護航下正飛往天津,望六十一軍加強機場附近的警衛,以防遭到日軍航空部隊的攔截。
陳鋒倒是沒想到國民政府如此重視這幾艘軍艦,竟然將海軍司令陳紹寬給派來了。要說國民政府里面對海軍最懂行而且立志建設中國的海防的非這位陳紹寬陳上將莫屬了,余者不值一提。
陳紹寬在陸軍界并沒有多大的名氣,與同時期的李宗仁、白崇禧、閻錫山、陳誠、薛岳以及朱德等人相比相差甚遠,但是此人在海軍界卻是首屈一指赫赫有名啊。陳紹寬,字厚甫,福建閩侯縣臚雷鄉人,生于1889年,祖輩以手工為業。父陳伊黎,原是海軍水手,后升為中士管艙。
1905年考入南洋水師學堂,在校期間勤學苦練,畢業時就有了豐富的航海知識,并掌握了相當的航海技能。他到艦任職不久,某年因奔母喪回家,乘“鏡清”艦(當時任該艦大副)由滬航榕,艦長楊某未上船,囑陳主艦。依照海軍慣例,倘艦船3年沒有進出某港口,則駛入此港時,可請引水員領航。“鏡清”艦已多年未到福州港,且閩江口至馬尾航道地勢錯綜復雜,依例船到馬祖島或川石附近,就可請人領航。但陳卻親自駕駛,安全駛抵馬尾。一個上尉軍官初次率艦進港,竟不請人領航,且安抵目的地,此舉轟動了當年的海軍界。
1915年12月,南方**黨人陳其美在上海設計奪取北洋軍艦,曾使楊虎、孫祥夫等與“肇和”艦槍炮大副王某里應外合,強奪駐泊在高昌廟的“肇和”軍艦。是日適逢星期日例假,海軍總司令李鼎新以下官員均不在司令部,獨少校副官陳紹寬在部,聞訊即奔旗臺,以旗語傳令在港的“海琛”、“應瑞”兩艦開炮射擊,并令“舢舨出軍”,奪回了“肇和”軍艦。事后,北洋海軍部長劉冠雄以總司令李鼎新、練習艦隊司令徐振鵬疏忽失職,分別加以處分,“肇和”艦長黃鳴球被革職監禁,陳紹寬則從少校副官擢升為“肇和”艦上校代理艦長。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決戰階段,陳紹寬以駐英大使館武官身份隨英國海軍上將司令齊立克(jalico)在旗艦參加與德國海軍交戰的著名的格羅林戰役,他堅守崗位,聽從指揮,得到英國海軍當局和常識。戰后,獲英國女王頒發的歐戰紀念章。大戰結束后,陳回國任“通濟”艦長,后升任第二艦隊司令,還曾擔任過杜錫珪(海軍總司令)的參謀長。在北洋政府時代,可算是青云直上了。
1927年,陳紹寬率第二艦隊歸附國民**軍,并且在龍潭截擊北洋軍閥孫傳芳部渡江,粉碎了孫部反攻南京的計劃,使國民政府迅速奠都南京。接著參加第一次西征,率艦攻打唐生智,占領了岳州,奠定了湖南的局面。1929年,再率第二艦隊參加第二次西征,攻打李宗仁。由于屢立戰功,陳由第二艦隊司令而代理海軍部政務次長,繼而出任海軍部部長。
1932年,升海軍部上將部長并為國民政府國防委員會委員、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民國23年,因創辦“海軍大學”,聘請日本海軍專家分別講授“高等軍事學”和“國際海法”,引起以“應瑞”艦長林元銓等23位艦長的不滿,聯名控告陳紹寬“親日”。陳紹寬被“查處”,因此憤而辭職。以后汪精衛幾次到上海“慰留”。林元銓等人分別受到“調離”處理,陳紹寬才回部視事。
1937年4月,陳紹寬為國民政府代表團副團長,赴英國參加英國國王喬治六世的加冕覲禮,事后轉德國考察海軍。同年7月7日,中國抗戰爆發,陳紹寬即回國組織“江陰阻塞線”,封閉長江下游水道,保衛中國的大后方。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