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深知,出動大部隊對付日軍的間諜特務是不明智的,那樣付出與收獲完全不成正比,況且現在前線正在交戰,每一個團的野戰部隊都是極其珍貴的,日本人這樣做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讓他分兵嗎,陳鋒豈能讓日本人稱心如意。
對付間諜最好的手段就是用國安局這樣的內衛部隊,況且陳鋒也想檢驗一下國安的戰斗力,要知道現在的國安是由原來的軍統局和陳鋒手下的情報部門結合延安方面的特科組成的,囊括了中國最頂尖的情報人才,實力十分強悍。
就拿兵員來說吧,盡管只是一個主管情報的部門,但是單單原軍統就有足足十幾萬人,陳鋒所部的情報部門也有十多萬人,加上延安的特科,三個部門外圍加核心成員就超過了25萬人。
經過整合,現在的國安分4個組,每個組又分4個部,國安雖然沒有正規的成建制的部隊,但是卻有大量的鋤奸隊,就拿行動1組來說,其主管的范圍是長江以南的鋤奸、刺殺、伏擊等任務,在每個省都有一個大隊,每個大隊各有40個中隊,每個中隊都10個小隊,每個小隊5個5人行動組,遍布江南地區的行動組成員超過了2萬人。
這些人也許拉上戰場并不能同日本鬼子面對面的拼刺刀,但要是說在敵后戰場或者是陰暗戰場的話,這些人所發揮的戰斗力是驚人的,因此這次面對日本間諜特務的挑釁。陳鋒決定派出國安來應對。
事實證明陳鋒做法是十分正確的,戴笠等人從軍委大樓出來之后,很快就制定了反擊計劃,對已經掌握了的日方間諜立即予以逮捕,然后通過那些人逐步深挖,各個擊破。
很快,日軍在重慶、成都的間諜機構就被摧毀了,擊斃和抓捕了大量的日偽間諜。與此同時,國安局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反間諜特務的大行動。
戰至9月中旬,東北戰場再次取得重大進展。在衛立煌的指揮下。中蘇聯軍在敦化取得大捷,全殲日軍4個師團,一舉掃清了東北腹地的障礙。同時,大軍攻占偽滿洲國的國都新京。偽滿皇帝和大批的偽高官在日軍的協助下逃往通化。
新京失守。日偽軍損失慘重。除了被殲滅的4個野戰師團之外,日軍還在新京損失了2萬余人,另外還有十多個偽軍師看到日軍敗象以露。在關鍵的時候戰場起義,倒戈一擊,給日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接到梅津美治郎大將發來的電報,大本營方面徹底沉默了,中國戰場由北向南延綿幾千公里的戰線上,中日兩國一共投入了480萬大軍展開決戰,在北方是中蘇聯軍占有絕對優勢,處于進攻的地位。而在華中地區,日軍在表面上處于上風。
但是日軍現在是有苦自知,東北華北大局已定,僅剩的北平、奉天已經不足以支持大日本皇軍繼續戰斗下去了,而華中地區又遲遲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再這樣拖下去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大本營認為趁著現在還有一點優勢,應該同中國政府進行最后之談判。
日本方面認為,只要大日本帝國以從中國戰場撤兵為條件,中國政府應該愿意和大日本帝國進行談判,因此裕仁天皇親自命令外相和中國外交部進行溝通。
日本人要談判,當毛周兩個人拿著外交部長轉呈上來的電報讓陳鋒看的時候,陳鋒若有所思,不過陳鋒卻認為中日兩國其實并沒有什么可談的,已經打到這個地步了,要么一方倒下,要么大家同歸于盡,萬沒有中途休戰的可能。
同時陳鋒也說了自己的理由,日本人之所以要在這個時候談判,甚至于不惜以撤兵為條件,那是因為日本人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他們的戰爭資源已經不允許日本繼續將這場戰爭繼續下去了,現在喝湯就是給日本以喘息的機會,等日本恢復了實力,新一輪的侵略擴張就會再次到來。
日本與中國不同,千百年來中國一直都是一個農業國,直到現在都沒有完成最基本的工業化,工業基礎薄弱。而日本就不一樣了,經過明治維新百余年的發展,日本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工業基礎雄厚的工業強國,只要給日本人十年的時間,到時候日本就能恢復實力,受傷的還會是中國人。
我們將日本人拖到現在這種地步完全是用幾千萬人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來之不易,因此絕對要打蛇打死,絕不留后患。
況且日本人提出的條件也太想當然了,竟然想把局勢恢復到37年之前,想得美。打了五年又回到了原地,你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世界上哪有這么好的事情,和談,沒門。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