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侵華日軍的這幾個方面軍,實力最強的還是關東軍,這不單單是因為關東軍的兵員最多,關東軍之所以能在所有侵華日軍中處于超然的地位,主要是因為關東軍的戰績。九一八事變的時候,關東軍2萬余人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攻占了整個東北地區,所得領土面積相當于日本本土的3倍還有余。
此外,關東軍下轄的日軍各個師團都是日軍排名在前二十的常設師團,戰斗力十分強悍,其兵員素質不比37年盧溝橋事變后第一批侵華日軍差多少,因此一直以來關東軍就如同懸在陳鋒所部頭上的一把利劍。
自從37年陳鋒在興和興兵抗日以來,陳鋒對于關內的日軍并不害怕,但是他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害怕因為自己的出現會讓關東軍大舉入關,那問題可就嚴重了。
說實話,要是日本之前沒有將槍口對準蘇聯,集中兵力打中國的話,以關東軍和中國派遣軍的實力,即便是打下整個中國也是有可能的。要知道歷史上駐蒙軍之所以沒能夠從綏西攻入山西寧夏,完全是因為傅作義所部頂住了駐蒙軍的進攻。
要是當時關東軍能夠派一到兩個師團西進,恐怕以晉綏軍的戰斗力只有逃跑的份,到時候駐蒙軍將會直接攻占陜北或者是寧夏,在戰略上完成對國民政府的包圍,那么抗戰的結果也許就是另外一種景象了。
幸好日本人的野心遠比陳鋒想象的還要大,他們不單單想要得到中國這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他們還想得到蘇聯西伯利亞以東的所有地盤,盡管陳鋒所部在關內鬧騰的很厲害。甚至于一度打到了綏東大草原,但是關東軍依然沒有任何的行動。
隨著實力的不斷膨脹,陳鋒對于關內的日軍已經看不上了,尤其直接出于陳鋒所部槍口下的華北方面軍,之所以沒有徹底將其殲滅,那是因為陳鋒覺得留著這支日軍還有用,不然就憑華北方面軍那十來個師團三幾十萬人那是陳鋒所部百萬大軍的對手,雙方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對手。
說留下華北方面軍還有用。也許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很多人認為既然是抗日嗎,哪還有留著日本人不打的道理。事實上留下日軍還真的有大用,想想,要是現在陳鋒所部集中力量將華北方面軍全殲了,那會出現一種什么樣的景象。
也許老百姓會載歌載舞,會大肆慶祝。甚至于會將陳鋒視為中國最歷害功勞最大的抗日英雄。但是日本人又會怎么想,國民政府會怎么想?
日本人肯定是對陳鋒恨之入骨,這倒沒什么,反正雙方的關系已經成了這樣,陳鋒還真不怕日本人恨他。他是擔心日本人會采取什么樣的行動,要是華北方面軍被全殲了之后。日本人有兩個辦法,第一就是集中火力對付中國,不單單關東軍會入關,另外準備南下對付美英等國的部隊也會全部調集到中國戰場。
第二個做法就是從中國戰場撤兵,除了關東軍之外。所有侵華日軍都會撤回日本國內,戰局將會恢復到37年盧溝橋事變之前的樣子。
這兩種做法都不是陳鋒想要看到的。第一種就不用說了,日本要是拼了命要與中國死磕到底,要是沒有美英等國的幫忙,中國能不能堅持下去還是一個未知數。
要是日本人舍得一些利益與美蘇英單獨媾和,那么中國的處境可就麻煩了,雖然不一定就一定會戰敗,但是想在45年之前結速戰爭那是癡心妄想。
第二種可能對于陳鋒來說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戰局雖然恢復到了37年之前的樣子,但是和平對于中國來說依然很遙遠。此時的中國有兩種矛盾主導著中國的政治走向,即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
民族矛盾就是中華民族與大和民族之間的矛盾,階級矛盾就是指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就現在而言是民族矛盾占了上風,所以階級矛盾稍有緩和,國共雙方攜手抗日,槍口也一致對外。
但是如果日本從中國撤兵的話,那么民族矛盾就會成為次要矛盾,階級矛盾將會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內戰將會再次爆發。
再說了,陳鋒的目標不單單是一個日本人,他還要對付蘇聯和英國法國以及葡萄牙這些國家,這些大鱷們雖然在歐洲打的一塌糊涂,但是如果沒有日本這個攪屎棍在東方將局勢攪成一鍋粥的話,陳鋒恐怕沒有機會對蘇聯、對英國等國家動手,如果強行動手的話,只能使自己成為美英等國發泄怒火的對象。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